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概述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
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點,
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
本病於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描述。
1887年Weichselbaum從腦脊液中分離出腦膜炎雙球菌。
病因
(一)傳染源:是帶菌者和病人。
病人從潛伏期末開始至發病10天內具有傳染性。
(二)傳播途徑:病原菌借咳嗽、噴嚏、說話等由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
因其在體外生活力極弱,
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傳播的機會極少。
(三)人群易感性: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從2~3個月開始,
6個月至2歲發病率最高,
以後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症狀
潛伏期1~7日,
一般2~3日。
(一)普通型:約占90%左右。
病程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期、敗血症期和腦膜炎期,
但由於起病急、進展快、臨床常難以劃分。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大多數病人並不產生任何症狀。
部分病人有咽喉疼痛,
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
2.敗血症期:病人常無前驅症狀,
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嘔吐、全身乏力。
肌肉酸痛,
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狀。
3.腦膜炎期:大多數敗血症患者于24小時左右出現腦膜刺激征,
此期持續高熱,
頭痛劇烈、嘔吐頻繁,
皮膚感覺過敏、怕光、狂躁及驚厥、昏迷。
血壓可增高而脈搏減慢。
腦膜的炎症刺激,
表現為頸後疼痛,
頸項強直,
角弓反張,
克氏征及布氏征陽性。
(二)暴發型:少數病人起病急驟,
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明顯增加,
一般在10~30×109/L以上。
中性粒細胞在80~90%以上。
有DIC者,
血小板減少。
2.腦脊液檢查:腦脊液在病程初期僅可壓務升高、外觀仍清亮,
稍後則渾濁似米湯樣。
細胞數常達1×109/L,
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蛋白顯著增高,
糖含量常低於400mg/L,
有時甚或為零。
暴發型敗血症者脊液往往清亮,
細胞數、蛋白、糖量亦無改變。
對顱內壓高的病人,
腰穿要慎重,
以免引起腦疝。
3.細菌學檢查。
(1)塗片檢查:包括皮膚瘀點和腦脊液沉澱塗片檢查。
(2)細菌培養:①血培養腦膜炎雙球菌的陽性率較低,
但對慢性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症的診斷非常重要。
②腦脊液培養。
4.血清學檢查。 是近年來開展的流腦快速診斷方法。
(1)測定夾膜多糖抗原的免疫學試驗:較細菌培養陽性率高, 方法簡便、快速、敏感、特異性強。
(2)測定抗體的免疫學試驗:有間接血凝試驗、殺菌抗體測定等。
治療
普通型流腦的治療。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靜、空氣流通。
給予流質飲食,
昏迷者宜鼻飼,
並予適量輸入液體,
使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
密切觀察病情。
保持口腔、皮膚清潔,
防止角膜潰瘍形成。
經常變換體位以防褥瘡發生。
防止嘔吐物吸入。
必要時給氧。
2.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用酒精擦浴,
頭痛劇烈者可予鎮痛或高滲葡萄糖、用脫水劑脫水。
3.病原治療。
①磺胺:在腦脊液中的濃度可達血液濃度的50~80%,
常為首選藥物。
②青黴素G:青黴素在腦脊液中的濃度為血液濃度的10~30%,
③氯黴素:腦膜炎雙球菌對氯黴素很敏感, 且其在腦脊液中的濃度為血液濃度的30~50%, 使用氯黴素應密切注意其副作用, 尤其對骨髓的抑制, 新生兒、老人慎用。
④氨苄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對腦膜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和肺炎球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故適用於病原菌尚未明確的5歲以下患兒。
暴發型敗血症的治療。
1.抗菌治療:大劑量青黴素鈉鹽靜脈滴注, 藉以迅速控制敗血症。 亦可應用氯黴素, 但不宜應用磺胺。
2.抗休克治療。
3.抗凝治療:鑒於本病的休克及出血與血栓形成有關, 凡疑有DIC, 不必等待實驗室檢查結果, 可用肝素治療。
暴發型腦膜炎的治療:抗菌素的應用同暴發型休克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