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4件事防冬季皮膚“幹癢”
核心提示:冬季空氣乾燥, 皮膚也容易乾燥瘙癢, 冬季預防皮膚“幹癢”, 應做好這幾件事。
為什麼冬季容易皮膚乾癢?
冬季, 有些人感到皮膚發癢, 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更是奇癢難忍, 人們通常把冬天裡皮膚發癢的毛病稱為冬癢症。 這是一種季節性的氣象病, 是隨氣候變化的不適反應。 除了少數病人會出現瘙癢症狀外, 對大多數人來說, 冬癢症不屬於一種必須治療的疾病。
引起冬癢症的原因, 主要是與冬天寒冷和乾燥氣候有關係, 因此它是一種季節性的氣象病, 是通過身體功能性調節來適應氣候變化而出現的不適反應。 冬天氣候寒冷, 空氣乾燥, 人的機體為防止身體熱量散失, 皮膚及皮下小血管就收縮, 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與排泄也隨之減少, 因而刺激皮膚中的末梢神經, 使人發癢。
防治冬季皮膚乾癢要做好4件事
1.多補水
在冬季, 皮膚往往會變得乾燥、粗糙、脫屑,
2.注意飲食
冬季皮膚調節性能差, 為了保護皮膚, 飲食方面也同樣重要。 李勝華醫生建議, 應多吃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及雞蛋,
中醫認為, 不妨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做菜時, 可以選擇白蘿蔔、白菜、冬瓜、百合、銀耳、蓮藕、蓮子等。 其中, 白菜、蘿蔔這兩種大眾化蔬菜功效最好, 可謂 是最經濟實惠的滋補品了。 白蘿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蘋果高出8-10倍;而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 可預防因 燥熱導致的皮膚乾燥, 其中的纖維素還可促使腸蠕動, 預防便秘。
在烹調方式上, 可做一些多汁的流食, 如雪梨羹, 把雪梨、銀耳、百合一起煮, 加入些藕粉, 有清熱生津、化痰潤肺的功效;百合蓮子小米小棗粥, 有滋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 適合在秋冬食用。 此外, 還可以煲一些冬瓜湯、蓮藕湯、白蘿蔔花生湯、大白菜湯等。
3.保持充足睡眠
此外, 冬季護膚還需要充足規律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狀態。 若心情苦悶、精神萎靡、恐懼、壓抑、失眠或“夜貓子”一族, 就會造成皮膚血液迴圈不良、 營養供應不足, 使皮膚蒼白、乾燥、出現皺紋、過早衰老等現象。 因此, 李勝華醫生提醒廣大讀者, 在多補充水分、清淡飲食的基礎上, 平時要注意調節情緒和加強 鍛煉, 擁有健康的心態和體魄, 每天還要保證有6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
4.皮膚瘙癢及時就診
冬季皮膚瘙癢患者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 由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熱水燙洗或躺入被窩後, 皮膚就開始癢了, 難免搔抓一下, 而結果往往是陷入愈癢愈搔, 愈搔愈癢的惡性循環中, 最終留下色素沉著和皮膚苔蘚樣變, 使疾病久久不能治癒。 因此對於已經發生皮膚瘙癢症的患者, 在注意不飲酒類、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不搔抓、摩擦和不熱水燙洗等方法外, 還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 以使皮膚儘快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