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出生嬰兒有黃疸怎麼辦

一般來說, 嬰兒有黃疸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 但是很多的新手爸爸媽媽們並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以為孩子得了重病。 其實遇到嬰兒黃疸並不需要過於慌張, 正確的處理方法, 才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 出生嬰兒有黃疸怎麼辦呢?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處理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母乳性黃疸也稱為“缺乏”母乳的黃疸。 一般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3~4天, 持續時間長的, 可達1~2個月, 多發生在初產婦的新生兒。 通常情況下, 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超過了生理性黃疸。 而且大多出現的時間比較晚, 一般在生理性黃疸之後才發生, 也就是在新生兒出生後7~14天出現。 出生嬰兒黃疸高怎麼辦?

出生嬰兒黃疸高怎麼辦

1、新生兒出生後應該立刻哺乳, 在手術室就應該哺乳可以哺乳五分鐘, 回到母嬰室後可以哺乳三十分鐘, 同時對於寶寶要按需哺乳, 哺乳的最長間隔不要超過三個小時。

新生兒的哺乳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的蠕動, 使得嬰兒及早的排便, 這樣就能夠讓膽紅素在糞便中排出體外, 有利於降低嬰兒體內的膽紅素水準, 所以有利於黃疸的消失。

2、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後如果黃疸指數大於9 mmol/L, 需要在兩次餵奶中間加喂一次糖水,

這樣可以增加新生兒的小便的增加, 新生兒小便的時候可以將膽紅素排出體外。

3、新生兒出生二十四消失後可以在經過特殊培訓的人員的看護下進行游泳, 游泳的時候戴上特製的游泳圈。

新生兒游泳經過活動能夠促進胃腸道激素以及胃泌素的分泌,

同時胰島素分泌也會增多, 這樣就會讓新生兒食欲增加, 有利於胃腸蠕動加強, 排便就會自然的增多, 這樣有利於新生兒體內膽紅素的排出, 能夠有效的降低新生兒的黃疸。

4、新生兒出生二十四小時後, 需要對新生兒進行按摩、撫觸, 這種撫觸需要在新生兒心情感覺比較好的時候進行, 比如游泳後、午睡前、兩次哺乳中間以及其他任何新生兒不饑餓不煩躁的時候進行。

這種按摩、撫觸可以很好的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 使得胃泌素以及胰島素的分泌增加, 這樣就可以使得嬰兒吃的多一些, 有利於嬰兒排便增多, 排便可以有效的排出膽紅素, 使得體內膽紅素減少, 有利於黃疸的消失。

5、以上是說的生理性黃疸的治療小方法, 除了生理性黃疸, 還有病理性黃疸, 如果嬰兒出現了黃疸, 並且嬰兒出現尖聲哭鬧, 不吃奶, 體溫不穩定, 嗜睡等, 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因為這個時候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西藥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