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有些止痛藥會傷心血管

近日, 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公佈了一項回顧性研究, 探討了關於常用止痛藥雙氯芬酸與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 雙氯芬酸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要比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風險高。 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研究者調取了國家資料庫中630萬丹麥成年人的資訊, 他們年齡在46到56歲之間。 受試者根據患心血管病風險高低, 被分成低、中、高三組, 跟蹤時間從1996~2016年。 研究發現, 與布洛芬、萘普生或撲熱息痛相比, 雙氯芬酸在開始治療的30天內, 出現心臟問題和產生併發症(如心跳不規律、缺血性中風、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顯著增加。

若每年持續服用雙氯芬酸, 和服用其他藥物相比, 風險性更會增加。 而且, 這種風險增加不分男女和年齡, 即使是低劑量服用, 患病風險也會增加。

研究還發現, 與服用雙氯芬酸的患者相比, 那些完全不吃藥的人表現最好, 他們平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次數會減少4次。 研究人員表示, 雖然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非甾體抗炎藥來改善生活品質, 但雙氯芬酸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據瞭解, 雙氯芬酸在市場上的代表藥物包括扶他林、英太青等, 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非炎性關節痛、非關節性風濕病等引起的疼痛, 以及各種神經痛、癌症疼痛、創傷後疼痛及各種炎症所致的發熱等。

(記者 董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