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孤獨癥兒童

疾病的種類比較多, 在對疾病治療上, 方法選擇是很關鍵的, 很多在治療疾病的時候, 都是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方法, 因此治療疾病前, 也是需要對疾病各方面進行認識, 例如病因、癥狀、因素都是要進行了解, 這樣對治療的時候, 才會知道什么樣方法是最佳之選, 那孤獨癥兒童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都孤獨癥兒童并不是很了解, 而且在對這樣疾病治療的時候, 也不知道該選擇什么樣方法, 那這類疾病在出現后, 家長也是需要及時的讓孩子進行治療, 使得疾病得到改善。

孤獨癥兒童:

兒童孤獨癥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 以男性多見, 起病于嬰幼兒期, 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 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該癥患病率3~4/萬。 但近年報道有增高的趨勢, 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數據, 美國孤獨癥患病率在1‰~2‰。 國內未見孤獨癥的全國流調數據, 僅部分地區作了相關報道, 如2010年報道, 廣東孤獨癥患病率為0.67%, 深圳地區高達1.32%。

病因

尚不清楚, 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

遺傳因素對孤獨癥的作用已趨于明確, 但具體的遺傳方式還不明了。

2.圍產期因素

圍產期各種并發癥, 如產傷、宮內窒息等較正常對照組多。

3.免疫系統異常

發現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 輔助T細胞和B細胞數量減少、抑制-誘導T細胞缺乏、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減低等。

4.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

與多種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有關。 研究發現孤獨癥患者的單胺系統,

如5-羥色胺(5-HT)和兒茶酚胺發育不成熟, 松果體-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異常, 導致5-HT、內啡肽增加,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減少。

通過以上介紹, 對孤獨癥兒童也是有著很好的了解, 因此在對它治療的時候, 也是需要及時的進行, 不過對這類疾病治療的時候, 方法選擇都是不能隨意, 而且治療的過程中, 對患者情緒上, 也是要注意, 如果不穩定, 也是要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