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脊髓髓內室管膜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脊髓髓內室管膜瘤是複雜的病, 疾病的患者並不多, 而社會中瞭解本病的人也很少, 從疾病名詞來看是屬於脊髓內的腫瘤。 腫瘤是大家都熟悉且害怕的疾病, 良性的治療後能康復, 可是惡性後治療就會嚴重, 並且脊髓內的腫瘤檢查也會有難度, 患者身體出現異常後也難判斷出疾病來, 所以診斷後要儘快醫治。 那麼脊髓髓內室管膜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手術全切腫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選治療方案, 腦室內室管膜瘤術前可先置腦室外引流以降顱內壓。 目前, 幕上室管膜瘤手術死亡率已降至0%~2%, 而幕下腫瘤手術死亡率為0%~13%。 對於未能行腫瘤全切除的患者, 術後應行放射治療。 儘管對室管膜瘤術後放療並未有較統一的認識, 但多數作者仍建議行劑量為50~55Gy放射治療。 由於絕大多數為瘤床原位復發, 因此對室管膜瘤不必行腦脊髓預防性照射。

成人患者術後化療無顯著效果, 但對復發或幼兒不宜行放療的患者, 化療仍不失為一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 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卡莫司汀、洛莫司汀、依託泊苷(依託泊甙)、環磷醯胺與順鉑等。 3歲以下嬰幼兒化療可在術後2~4周開始, 休息4周後開始下一個療程, 可延長患者生存期, 從而使患者可在3歲以後接受放療。

間變性室管膜瘤手術仍是治療的主要措施, 術後放療是必需的, 放療宜早, 劑量應較大, 55~60Gy。 另需加預防性腦脊髓放療。 化療是輔助治療的手段之一, 短期內控制腫瘤生長。

手術是根治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主要措施。 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應用, 手術死亡率幾乎為0。 由於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呈膨脹性生長, 邊界清晰,

多數可做到腫瘤全切除。 對於腫瘤生長部位深在、難以做到腫瘤全切者, 次全切除亦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放療一般不常規應用。 但對於腫瘤細胞核呈多形性改變的, 或為混合性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患者, 建議放療。

室管膜瘤的復發率較高, 兒童後顱凹腫瘤的預後較差, 幾乎所有的病例均在術後不同的時間內復發。 室管膜瘤易發生椎管內播散種植, 有研究統計各年齡組室管膜瘤436例, 有椎管內種植者占11%。 幕下室管膜瘤椎管內種植者較幕上多見。 室管膜母細胞瘤轉移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室管膜瘤。 顱內室管膜瘤的顱外轉移甚為少見, 僅有個案報導。 關於播散種植的臨床報導常常低估了這種現象發生的真實比率,

因為在絕大多數病例中, 並沒有常規做脊髓成像。 近來, 對後顱凹室管膜瘤脊髓種植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表明, 播散種植發生率為6%, 而21個系列報導綜合發生率為15%。

蛛網膜下腔種植播散的發生率根據腫瘤的部位而變化, 幕上室管膜瘤出現椎管內播散種植的比率為8%, 而後顱凹室管膜瘤種植播散發生率為15%。 不同腫瘤病理級別在轉移播散上也有顯著差異, 大約20%的高級別室管膜瘤出現椎管內播散種植, 而低級別腫瘤出現播散轉移的比例為9%。 一般來說, 高惡性級別的室管膜瘤比低級別的腫瘤更可能出現椎管內種植, 此外, 幕下室管膜瘤比幕上腫瘤的播散轉移比率要高。

脊髓髓內室管膜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文章中介紹了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

手術為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患者判斷出疾病後會則醫生制定手術方案, 手術過程也會有多種風險, 因為脊髓是複雜性的, 手術失敗會影響到身體的功能, 會破壞其性質與恢復, 所以身體有不適時就要去醫院檢查, 檢查時要掌握好體征, 身體的不適症狀, 從而好判斷其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