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三仁湯新用 三仁湯適應的現代病症

三仁湯適應的現代病症

三仁湯適用於腸傷寒、腎盂腎炎、布氏桿菌病以及關節炎等屬濕重於熱者。

腸傷寒

傷寒是由帶菌者經消化道傳播的一種傳染病,

傷寒桿菌經口進入消化道後再經腸黏膜入集合淋巴結、孤立淋巴濾泡及腸系膜淋巴結繁殖, 再經門靜脈或胸導管進入血流形成初期菌血症, 在骨髓、肝脾、淋巴結等組織中增殖後再次人血形成二次菌血症, 然後經血流或膽道進入膽囊, 再由膽囊排入腸道與原已致敏的腸道淋巴組織發生劇烈的遲髮型變態反應。 使淋巴結增生, 壞死脫落後形成潰瘍, 長期感染以及發熱消耗, 導致貧血、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損傷。

主要病變在小腸, 以回腸壁病變最重, 淋巴濾泡腫脹, 腸壁黏膜及黏膜下層壞死, 壞死組織脫落形成潰瘍, 嚴重者可穿孔, 肝、腎、脾、骨髓也可浸潤。 傷寒內毒素可抑制骨髓造血, 導致貧血,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肝脾腫大、玫瑰疹、腹瀉、便血、貧血。 白細胞減少時, 可併發肝炎或心肌炎、腎炎、肺炎等。 副傷寒與傷寒發病機理幾乎相同, 是由副傷寒桿菌感染所致, 臨床症狀也較傷寒輕。

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大多是由於泌尿道、膀胱等感染逆行到腎引起的, 個別由其他部位感染後經血行感染所致。 主要病理改變為腎盂腎盞黏膜充血、水腫, 表面有膿性分泌物, 黏膜下可有細小的膿腫, 嚴重者腎小管腔內可有膿性分泌物, 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壞死、脫落, 間質內有白細胞浸潤和小膿腫, 嚴重時可廣泛出血。 臨床以發熱、尿道刺激征、腰痛為主要症狀。

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病又名波浪熱, 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以長期發熱、關節疼痛、肝臟腫大和慢性化為特徵的一種傳染病。

傳染源多為羊、牛、豬、狗、馬等動物, 主要經皮膚接觸傳播, 少數可通過呼吸道傳播, 發病機制複雜, 以細菌、毒素及變態反應為主要機制。

布氏桿菌經淋巴管進入局部淋巴結, 在其內繁殖, 首先形成原發灶, 然後細菌衝破淋巴屏障進入血流形成菌血症。 該菌受機體多種免疫因素作用, 菌體破壞既釋放出內毒素和其他物質, 導致毒血症;部分細菌被單核巨噬細胞吞噬並在其中繁殖, 然後隨血流到達全身各器官組織, 引起細胞變性壞死;細菌可反復進入血流及組織, 故病情可反復和加重, 病灶部位T淋巴細胞可被細菌反復致敏, 並反復接觸抗原, 能釋放細胞因數,

趨化和啟動巨噬細胞聚集於布氏桿菌周圍, 吞噬並殺滅該菌, 形成包裹感染灶的肉芽腫, 未被清除者則在一定條件下引起復發。

關節炎

關節炎是由於骨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板病變導致關節症狀和體征的一組異質性疾病。 本病為中老年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 病因機制目前瞭解還不充分, 主要病因有二:①一般易感因素如遺傳、高齡、肥胖、性激素、骨密度、過度運動、吸煙以及其他疾病。 ②機械因素如創傷、關節形態異常、某些關節長期反復使用以及劇烈的文體活動等, 上述原因導致軟骨基質合成和分解代謝失調;軟骨下骨板損害使軟骨失去緩衝作用;關節內局灶性炎症。 主要病理改變首先為軟骨變性,

局灶性軟化, 表面粗糙, 失去正常彈性, 局部小凹陷、脫落等;其次是骨糜爛, 脫落後軟骨下骨板暴露;第三是輕度的滑膜炎。 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晨僵和黏著感, 關節腫脹、壓痛, 活動彈響等。

此外, 三仁湯還可用於治療淺表性胃炎、胃竇炎、急慢性結腸炎、黃疸性肝炎等有濕熱證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