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宮寒的中藥
造成宮寒的原因有很多, 不少都跟女性的生活習慣有關, 比如愛吃涼東西, 快速的減肥都會導致宮寒出現。 宮寒的危害性很大, 而且不是很好解決, 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調理進行恢復, 中醫在這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中藥調理的效果很不錯。 那麼, 去宮寒的中藥有哪些?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1、艾附暖宮丸:由艾葉(炭)、香附(醋炙)、吳茱萸(制)、肉桂、當歸、川芎、白芍(酒炒)、地黃、黃芪(蜜炙)、續斷組成。 理氣補血, 暖宮調經。 用於子宮虛寒, 月經量少、後錯, 經期腹痛, 腰酸帶下。 “暖宮”就是溫暖女性的子宮, 艾附暖宮丸的主要功效是暖宮溫經散寒, 兼補氣養血, 尤其適合於宮寒引起的痛經、腎虛腰痛等。 注意經行有塊伴腹痛拒按或胸脅脹痛者不宜選用。
2、少腹逐瘀丸:由當歸、蒲黃、五靈脂(醋制)、赤芍、小茴香(鹽制)、延胡索(醋制)、沒藥(炒)、川芎、肉桂、炮薑組成。 活血逐瘀, 祛寒止痛。 用於血瘀有寒引起月經後期、痛經, 症見行經後錯、行經小腹冷痛、經血紫暗、有血塊。
3、田七痛經膠囊:由三七、五靈脂、蒲黃、延胡索、川芎、木香、小茴香、冰片組成。 通調氣血, 止痛調經。 用於經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經失調。 注意因氣血虧虛所致的痛經、月經失調不宜選用,
4、痛經寶顆粒:由紅花、當歸、肉桂、三棱、莪術、丹參、五靈脂、木香、益胡索(醋制)組成。 溫經化瘀, 理氣止痛。 用於寒凝氣滯血瘀, 婦女痛經, 小腹冷痛, 月經不調, 經色暗淡。
5、養血調經膏:由當歸、白芍、川芎、丹參、益母草、澤蘭、牛膝、續斷、艾把、生薑、大腹皮、香附(醋炙)、木香、陳皮、白術、茯苓、柴胡、鹿茸粉、人參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