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尿液成褐色

排泄功能與我們的腎功能有很大的關係, 腎臟功能有了問題很容易導致出現不正常的排泄症狀, 比如尿液酸鹼度發生變化、尿量發生變化、排尿次數發生變化等等。 泌尿醫生建議大家, 如果出現尿液顏色出現問題, 不是我們常見的淡黃色而是褐色等顏色, 患者需要考慮是否有慢性腎炎, 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為什麼尿液成褐色與腎炎有關呢?

1.尿液的顏色經常受食物、藥物的影響, 如服用維生素B、利福平等藥物時, 尿液的顏色會變深, 停藥後自然會好轉, 不必擔心。 但如果小便的顏色很深, 喝水後也不變淺, 甚至顏色像濃茶水一樣就應引起注意。 如果長期小便發黃, 自己覺得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 應考慮肝、腎或泌尿生殖系統是否有疾病, 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2.常見的發熱或有吐瀉症狀的病人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 尿就會濃縮減少,

而尿色素沒有改變, 這樣小便的顏色就顯得很黃。

3.小便發黃得像濃茶, 它不是由於上述原因, 而是肝臟或膽囊有了病變。 原來, 膽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兩條:一條從尿裡出來, 一條從腸道裡出來。 當肝臟或膽囊有病, 膽汁到腸道的路被切斷, 就只能從尿裡排出來, 尿液裡也因膽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黃色了。 肝炎的早期, 還沒有出現黃疸,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 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

4.腎氣不固腎虛也可以引起尿黃。 常見的發熱或有吐瀉症狀的病人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 尿就會濃縮減少, 而尿色素沒有改變, 這樣小便的顏色就顯得很黃。

想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就必須要時刻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不僅需要從尿液上面瞭解, 而且還需要從其他的方面去瞭解。 為了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在平時可以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增強我們的體質, 讓我們的身體不再承受疾病所造成的傷害。

下面, 我們來看看慢性腎炎的症狀。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 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 起病方式各有不同, 病情遷延, 病變緩慢進展, 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 具有腎功能惡化傾向和最終將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 如果平時上廁所小便的時候發現尿液顏色有改變, 要考慮是否患有慢性腎炎。 下面, 我們來看看慢性腎炎的症狀。

慢性腎炎的症狀表現

1、急性腎小球腎炎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急性發作常常與咽炎、扁桃體炎、上呼吸道及皮膚等感染相關。 因此, 當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時應檢查尿常規。

2、腎小球腎炎患者雖然缺乏特異性症狀, 但早期常常出現疲勞, 乏力, 腰痛, 眼瞼、顏面、踝關節浮腫, 尿中泡沫增多, 尿色異常。 因此, 出現這些症狀時, 應到醫院檢查尿常規。

3、約1/3的腎小球腎炎患者會出現血壓升高, 表現為頭痛、記憶力減退、睡眠不佳症狀等。 因上述症狀就醫、並且發現血壓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檢查尿常規, 特別是年輕患者。

腎炎的治療方法

1、吃(喝)中成藥, 根據病人病情調製, 比如腎炎和腎衰的, 或者腎功能正常的和不正常的, 用藥不同。

2、打點滴, 加入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平衡液。 目的增強免疫力, 活血化瘀, 從而減少復發率。

3、中醫外治法, 針灸、推拿。

以上是慢性腎炎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希望能夠幫助到網友,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對於慢性腎炎的預後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