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的“狼性”太可怕了,媽媽一定要遏制這一點

上個週末, 陽光特別好, 於是就約著三五好友帶著孩子去公園踏青去了。 公園裡人來人往, 好生熱鬧。 我們幾個老媽子帶著孩子選了一處草坪, 鋪下野餐布。 放好東西, 便愜意坐下來了, 孩子們也在一邊開心地玩耍。

大約玩了一個多個小時, 朋友A的兒子豆豆便嚷嚷著要喝東西:“媽媽, 我要喝牛奶”, 豆豆大聲喊道。 “好, 媽媽給你拿。 ”A便轉頭過去翻包。 翻找了一會兒, A回過頭摸著兒子的頭說:“對不起寶貝, 媽媽忘了帶牛奶了, 我們喝水好不好?”豆豆一聽, 立馬大鬧起來:“我不要喝水, 我就要喝牛奶!”聲音聲嘶力竭。

見狀,

幾個孩子都盯著豆豆看。 正好朋友B帶了牛奶, 就對女兒說:“豆豆哥哥想喝牛奶, 正好咱們帶了, 咱們給豆豆哥哥喝好不好?”征得女兒同意後, 朋友B湊過去安慰豆豆:“豆豆, 阿姨這裡帶了牛奶, 乖, 不哭了, 來, 拿著。 ”誰知豆豆不僅不領情, 反而一把把朋友B遞過來的牛奶扔到地上, 自己走到一邊捂著眼睛哭。 A立即撿起牛奶走到豆豆身邊, 總之就是好說歹說勸了一陣, 豆豆才停下哭聲, 喝起牛奶。 喝了幾口, 我聽到豆豆的一句話:“這什麼牛奶, 一點都不好喝!我不喝了!”

聽到這裡, 我心裡在暗暗地想, 這孩子再不教育長大後不就是白眼狼麼!

而豆豆, 是全家的中心。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圍著他一個人轉, 要什麼給什麼, 捧在手裡都怕化了。

大概正是因為豆豆的“位高權重”, 導致了他只會索取, 不知回報。 可能, 對媽媽, 他從未說過聲謝謝, 體貼一下媽媽的辛苦, 更別說, 對阿姨說聲謝謝。

身為父母, 我們給孩子再多物質上的享受, 都不如教給他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 教孩子持一顆感恩的心。

當年機場弑母的留學生汪佳晶,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

留學日本五年, 自己從未從未打過工, 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 母親四處舉債, 實在拿不出錢, 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25歲的青年本該自立, 自己努力打工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留學費用, 至少幫媽媽分擔一點, 但他心安理得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 當母親拿不出錢,

他連親恩都不念, 滿腔怨恨化作9刀。

這個事件, 當時震驚了多少父母, 也讓多少父母深思, 不懂感恩的孩子有多可怕!

我也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曾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 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 於是,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 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位址, 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 並隨書標注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位址以及郵箱等資訊。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 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麼, 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 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繫的孩子),

老人高興極了, 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 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回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家人才明白, 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所以, 教孩子懂得感恩, 是多麼的重要。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不僅讓孩子品格上飽實, 還會讓他受益頗多……

如果一個孩子只知道索取, 父母也只知道滿足孩子, 那麼, 家長還有什麼教育的功能?

與其全家人圍著孩子轉, 不如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高品質的引導, 讓孩子學會感激他人為他所做的, 珍惜自己得到的。

從生活中的小事, 就可以啟發孩子感恩父母,

感謝他人, 讓孩子學會說“謝謝”, 學會感謝他人所做的。 同時, 也讓孩子知道, 自己的善待他人、幫助別人, 也會給別人帶來歡樂, 將這樣歡樂的事傳遞下去, 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孩子將來成為“白眼狼”, 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 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 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