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狼瘡腎炎病理是什麼

大家應該知道的就是即使是同一種疾病, 也是有著分類的。 同樣的對於不同的分類, 當然病因, 症狀都是有著區別的, 而患者們和醫生要做的就是做好詳細的瞭解, 這樣的話才能根據具體的情況找到治療方式, 説明患者早日擺脫疾病帶來的困擾。 那麼, 狼瘡腎炎病理是什麼呢, 下面一起去瞭解下。

1、腎小球硬化型

病變以腎小球硬化為主, 而缺乏其他病變。 、

2、系膜病性腎小球腎炎

病變局限于系膜區, 光鏡下可無結構異常(Ⅱa型)或表現為系膜區單核細胞或系膜細胞增生(Ⅱb型)。 免疫螢光顯示系膜區IgG、C3、C4、C1q, 少數可見IgA、IgM呈顆粒狀沉積, 偶見IgG呈線狀沉積。 電鏡下可見系膜區電子緻密物沉積, 腎小球上皮細胞足突呈節段性消失。 本型常無腎小管、間質及血管的異常。

3、局灶性節段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型

本型常見, 約占30%。 光鏡下見在系膜病變基礎上半數以上腎小球正常,

有病變的腎小球呈節段性細胞增生, 可伴細胞壞死。 免疫螢光檢查表現系膜區和毛細血管壁少量IgG、IgM、IgA、C1q、C3、C4, 備解素呈顆粒狀沉積。 電鏡下可見內皮下、系膜區電子緻密物沉積。

4、膜型狼瘡性腎炎

較少見。 光鏡下表現可與特發性膜性腎小球腎炎相似(Va)或彌漫性系膜病變(Vb)或伴局灶性細胞增生及硬化(Vc)或伴彌漫性增生性腎炎改變(Vd)。 免疫螢光示IgGIgM、IgA、C1q、C4、C3、C5~9沿毛細血管壁呈顆粒狀沉積, 以IgG、C1q為多見, 亦可見于系膜區。 電鏡下可見系膜區、內皮下、小管間質等處電子緻密物沉積, 這均提示狼瘡腎炎的診斷。

5、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型

最嚴重而常見, 約占半數以上。 光鏡下幾乎所有的腎小球均有嚴重的改變, 表現為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增生, 白細胞聚集,

許多細胞呈退行性改變, 亦可有系膜細胞插入到基膜與內皮細胞之間, 可有新月體形成。 本型可出現“鐵絲圈樣病損及蘇木素小體, 常提示狼瘡性腎炎的診斷。 此外, 可出現透明血栓, 免疫螢光檢查可見腎小球所有區域IgG、IgM、IgA、C1q、C3、C4、C5-9, 少數可有IgE呈顆粒狀沉積, 特別是內皮下。 電鏡下見顯著的電子緻密物沉積, 主要見於內皮下及系膜區。

6、正常腎小球型

本型極為罕見, 腎小球組織結構無異常, 無免疫複合物沉積。

7、血管異常及腎小管間質炎症

血管異常多種多樣, 以典型的高血壓動脈及小動脈改變最常見, 以小動脈和入球小動脈為主, 表現為血管壁血漿蛋白聚集, 內皮細胞腫脹、破壞、管腔狹窄、堵塞, 壞死性動脈炎少見。 腎間質炎症細胞浸潤常見,

常伴腎小管萎縮和壞死, 腎小管基底膜變厚及間質、腎小管基底膜、管周毛細血管等部位沉積, 這些小球外的沉積常與腎小球病變的活動及小球細胞增生的嚴重程度相關。

關於狼瘡腎炎病理是什麼, 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介紹的很詳細了。 希望能説明到一些患者及時的認識到狼瘡腎炎這個疾病的具體情況, 同樣提醒患者的就是如果發現自己出現這個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 才會儘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