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敏感期是哪些
寶寶自打出生後就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而這些學習階段就屬於寶寶的敏感期。 不同的年齡階段, 所學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要想學的更好更快, 父母就要把握好每個階段需要學習的項, 像說話, 吃飯, 走路, 都是要在敏感期完成的, 那麼除了這些敏感期還包括哪些呢?
語言敏感期
範圍:0至6歲。 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 並發出牙牙學語聲時, 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學習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困難的工程, 但幼兒能容易的學會母語, 正因為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 因此, 若孩子在兩歲左右還遲遲不開口說話時, 應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障礙。
語言能力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 因此, 父母應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 或多用“反問”的方式, 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為日後的人際關係奠定良好基礎。
秩序敏感期
範圍:2至4歲。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説明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 就會令他無所適從。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 發現孩子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 甚至大發脾氣。 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感力。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 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 智慧也因而逐步建構。
感官敏感期
範圍:0至6歲。 孩子從出生起,
父母也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 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 感受周遭事物。 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 只要是不具危檢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 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培養其興趣愛好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範圍:1.5至4歲。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 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
動作敏感期
範圍:0至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 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 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 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 並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 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 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 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 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 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