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郎傘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Hónɡ Lánɡ Sǎn

【別名】個則王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海南蘋婆或假蘋婆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terculia hainanensis Merr. etChun2.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1.海南蘋婆, 小喬木或灌木。 小枝無毛或僅在幼嫩部分略被星狀短柔毛。 葉互生;葉柄長1.5-2.5cm, 被稀疏星狀毛;葉片長橢圓形或條狀披計形, 長1.5-23cm, 寬2.5-6cm, 先端鈍或近漸尖, 基部急尖或鈍, 兩面均無毛;側脈13-18對, 彎曲, 在遠離葉緣處連接。 花紅色, 排成總狀花序, 腋生, 長5-8cm, 略被星狀柔毛;雄花長約8mm;花梗長10-12mm;萼5裂幾至基部, 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 長約6mm, 寬2.5-3mm, 外面被稀疏的星狀毛;雌雄蕊柄彎曲, 長4-5mm;花藥約8枚排成1輪;雌花略大, 長約10mm, 子房圓球形, 花柱彎曲。 蓇葖果長橢圓形, 紅色, 長約4cm, 先端具長約6mm的喙, 外面密被短茸毛。 種子橢圓形, 直徑約1cm, 黑褐色。 花期1-4月。

2.假蘋婆, 本種與海南蘋婆的區別為:葉片橢圓形、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葉的基部有基生脈1-3條,

側脈7-9對;圓錐花序密集, 長不超過10cm, 花密生;萼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 長4-6mm, 頂端鈍略具小而短的尖突。 花期4-6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山谷密林中。

2.生於山谷溪旁。

資源分佈:1.分佈于海南、廣西等地。

2.分佈于西南及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栽培】

1.生物學特性:喜氣溫高的熱帶和南亞熱帶氣候, 年均溫度在21-24℃之間, 在短期霜凍和氣溫降至0℃時, 能安全越冬。 喜濕潤環境, 年降雨量在1200mm以上, 且分佈均勻, 生長迅速, 在土層深厚, 土質肥沃疏鬆, 排水良好, 微酸性的砂質壤土上生長最好。 忌低窪積水。

2.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 當種子呈黑褐色時, 隨采隨播。 將種子晾乾表皮後, 開行條播, 按行距35cm開溝, 溝深5cm, 種子粒距1顆點播於溝內, 覆土3cm, 澆水保濕, 育苗1年,

苗高30cm以上, 按行株距3m×3m開坑, 每坑種植1株。

3.成林前, 如套種了其他作物, 可結合套種作物的田間管理, 每年追肥2-3次。 成林後, 中耕可結合施肥進行, 每年分春、秋季各施肥1次, 三年生以上的小蘋婆樹, 主幹已基本形成, 收果後應及時合理修剪。

【性狀】性狀鑒別:葉橢圓狀長圓形或披針形, 長8-20cm, 寬3.5-8cm, 先端急尖, 基部鈍或近圓形, 側脈約11對, 彎曲, 在遠離葉緣處連接。 近革質, 葉柄細, 長1.5-3.5mm。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 主跌打損傷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2g。 外用:適量, 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