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果蔬汁VS水果作戰

果蔬汁VS水果 營養大作戰

盛夏時節, 各種新鮮果蔬上市, 除了吃水果, 很多朋友還喜歡自製一些果蔬汁飲料, 炎炎夏日, 喝一杯冰涼的冷飲, 實在是過癮。

雖然鮮榨果汁比較於外賣的飲料健康的多, 但吃水果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吃, 除了某些病人或牙不好的老年人外, 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

雖然鮮榨果汁的糖分、脂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和食用新鮮的水果差不多, 但最大的不足就在於, 水果在榨汁的過程中損失了很多人體必需的膳食纖維。

以果膠為代表的水溶性纖維有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而水不溶性纖維則更多地用於防止胃腸系統的病變。

水不溶性纖維具有刺激腸道蠕動和促進排便的作用, 食物纖維能影響大腸細菌的活動, 使大腸內膽酸生成量減少, 並能稀釋腸內的有毒物質, 減少致癌物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 因而可預防腸道癌變。

此外, 膳食纖維還可影響血糖水準, 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 並有防止熱量過剩、控制肥胖的作用, 還有預防膽結石、降低血脂的功效。

榨汁機易產生細菌

水果榨汁喝對兒童健康不利, 易使兒童牙齒缺乏鍛煉, 面部皮膚肌肉力量變弱, 眼球的調節機能減弱。 另外, 長期咀嚼無力。

下顎會變得不發達, 牙齒排列不整齊, 上下牙齒咬合錯位。

孩子乳牙出全後應吃些富含纖維、有一定硬度的水果。

以增加孩子的咀嚼力, 通過咀嚼動作牽動面肌及眼肌運動, 加速血液迴圈, 促進牙床、頜骨與面骨的發育, 既健康又美容。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博士介紹, 果蔬榨汁後, 營養必定會有所損失, 主要是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

例如, 在打汁時, 高速旋轉的刀片把細胞破壞了, 果蔬中的維生素C一遇到多種氧化酶, 立刻就會損失慘重。

類黃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 也會因此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不溶性的纖維和鈣等微量元素, 也會被留在渣子當中。 所以打汁雖然時尚, 還是不如直接吃水果蔬菜更健康。

怎樣榨汁減少營養損失

只要先把水果蔬菜在沸水中略微燙一下,

把那些氧化酶“殺滅”即可, 還能讓果蔬組織略微軟一點, 便於榨汁。

這樣不僅維生素的損失變小, 出汁率增加, 而且還能讓榨汁顏色鮮豔, 不容易變色。 特別是那些沒有酸味的蔬菜, 比如胡蘿蔔、青菜、芹菜、鮮甜玉米等, 一定要先燙過再打汁。

自製果汁維C流失大, 那超市銷售的果汁情況如何­據營養學家介紹, 對於果汁濃度較高的鮮榨果汁來說, 往往是採用高溫加熱的方式, 短時間內殺滅細菌和果汁裡的抗壞血酸氧化酶。 這種抗壞血酸氧化酶是促使維C氧化的原因, 這是自製的果汁做不到的。

另外, 超市銷售的鮮榨果汁都是密封保存, 隔絕了空氣, 沒有空氣的環境中維C也不易被氧化。 所以經過加工的果汁在維C的含量上能有一定的保證。

市場上還有很多果汁飲料, 果汁濃度一般只有10%, 這樣很難保證其中維C的含量, 所以這部分果汁會添加維C。 雖然維C的含量得到保證。

但人體對人工添加的維C吸收利用率到底怎麼樣,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果, 所以喝這樣的果汁飲料, 最終能攝入多少維C也不能確定。

老年人用果蔬汁取代蔬果便秘

很多老人因為牙齒不好, 喜歡將蔬菜和水果榨成汁, 認為這樣會有助於消化。 北京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盛劍秋表示, 蔬菜和水果榨成汁來飲用不僅不能幫助消化, 還會引起便秘。

這是為什麼呢­盛劍秋解釋說, 蔬菜和水果在榨汁的過程中損失了很多人體必需的膳食纖維。

其中的不溶性纖維可以防止胃腸系統的病變。

具有刺激腸道蠕動和促進排 便的作用。 此外, 膳食纖維還可影響血糖水準, 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 還有防止熱量過剩, 控制肥胖, 預防膽結石, 降血脂等功效。

這種情況在老人, 尤其是牙齒不好的老人中最容易出現。 實際上便秘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飲食太過精細, 使得纖維素攝入不足。

飲食精細一方面表現在糧食上, 另一方面還表現在飲品上, 尤其是用蔬果汁代替水果和蔬菜更加不可取。 盛劍秋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