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虛的藥有哪些
從中國古代哲學的角度來看, 時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於“氣”這種東西構成的, 人體也不例外, 只有“氣”充足了, 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 氣血不足就會顯得很虛弱沒有精神, 做事情的效率也會大大的降低, 補氣虛的藥物具體來說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氣虛的表現
氣虛證主要表現為少氣乏力、語音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後腹脹、腹瀉或便溏、易出汗、怕風寒、易感冒、脈虛或無力等症狀。 可採用補氣的藥物治療。 注意:補氣藥物多為溫性, 凡陰虛火旺者不宜用。
二:常用的補氣藥物
常用的補氣藥物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山藥、刺五加、白術、蓮子、白扁豆、大棗、甘草等。
三:常用的補陽藥物
附子、鹿茸、海馬、海狗腎、鹿鞭、狗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蟲夏草、九香蟲、杜仲、續斷、狗脊、骨碎補、補骨脂、肉蓯蓉、鎖陽、淫羊藿、菟絲子、枸杞子、韭菜子等。
這些藥物雖然對於人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但並不適合所有的人使用。 從理論上來講, 一般會發生氣虛的都是中老年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會有很多兒童由於氣虛不足導致身體虛弱, 抵抗力差, 但是這類孩子並不適合吃這類補藥, 他們的身體沒有辦法完全的消化這些藥物, 就會導致上火和流鼻血, 小孩子從飲食和鍛煉等方面來進行調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