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三葉金錦香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三葉金錦香的根及果枝。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beckia mairei Craib

採收和儲藏:秋後採收, 鮮用或根切片, 果枝切碎曬乾。

【原形態】高0.8-1.2m。 莖通常六棱形, 被平展的糙伏毛, 通常無分枝, 葉通常3枚輪生;葉柄長4-5mm, 密被糙伏毛;葉片堅紙質, 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 先端漸尖, 基部鈍或近圓形, 長6-13cm, 寬2-3.2cm, 全緣, 具緣毛, 兩面被糙伏毛, 5基出脈, 葉面基出脈下凹, 側脈不明顯, 背面基出脈明顯, 隆起, 側脈微隆起, 僅脈上被毛, 其餘具不甚明顯的小突起。 稀疏的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 頂生, 分枝上各節常僅有1花發育,

似總狀花序, 長約21cm;苞片卵形或廣卵形, 具緣毛, 外面脊上有極少的糙伏毛, 裡面無毛;花梗短, 長1-1.5mm;花萼長約2cm, 被多輪的刺毛狀有柄星狀毛及星狀毛, 裂片4, 三角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先端細長漸尖, 長約1cm, 具緣毛, 有縱脈1條, 僅脈上被疏刺毛;花瓣紅紫色, 廣卵形, 先端鈍, 長約1.3cm, 僅上部具刺毛狀緣毛;雄蕊常偏向1側, 花絲較花藥略短, 花藥具長喙, 喙長為花藥長的3/5, 藥隔基部微膨大伸展呈盤狀;子房長卵形, 先端具1圈短剛毛, 上部密被糙伏毛, 其餘無毛。 蒴果長卵形, 4縱裂, 長約1cm, 直徑約6mm, 上半部被糙伏毛;宿存萼長壇狀, 中部略上縊縮, 先端平截, 具縱肋, 長約1.3cm, 具刺毛狀有柄星狀毛。 花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600-900m的次生雜木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雲南、西藏。

【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補腎;止瀉;止血。 主腎虛腰痛;泄瀉;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