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飯剩菜對身體有害?都要扔掉嗎?
曾經在2016年的時候, 有一則關于吃剩飯剩菜導致食物中毒的新聞。 這則新聞的出現, 讓剩飯剩菜引起了廣大的關注。 我國是一個節日比較多的國家, 每逢節假日, 家里總是會做上一大桌子的好菜。 特別是新年的時候, 過年那天吃好菜, 年后開始吃剩菜。 有的家庭就比較“土豪”了, 凡是剩飯剩菜一定會扔掉。
我姥姥家就是一個比較講究的家庭, 每餐都不會做太多的菜, 幾乎也不會剩下。 即便是有剩下的沒吃完的菜, 不管剩下多少, 一定會倒掉。 對于我姥姥的生活理念來說, 這不是浪費, 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 寧可扔掉這些剩菜, 也不會冒著風險去吃。 當然, 姥姥的身體也是相當棒的, 已經快80歲的老人了, 每天還是可以自己做飯, 出去溜達, 去各個保健店泡泡腳, 晚上出去跳跳舞。 那么對于這些剩飯剩菜究竟要如何處理呢, 能不能拯救一下, 不要太浪費。
1. 剩飯剩菜有什么危害?
關于剩飯剩菜的危害其實也不用再過多的強調了, 大多數人都了解, 主要是由于保存不當導致的微生物污染繁殖, 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食用以后容易導致出現食物中毒, 還有就是一些肉菜二次加熱不充分引起的食物中毒。 其次, 隔夜菜中存在的亞硝酸鹽的問題也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的, 這一方面主要體現在綠葉菜上, 在攝入胃中以后存在產生亞硝胺的情況, 容易引起胃癌的發生。
2. 剩飯剩菜要如何保存?
剩飯剩菜是需要進行適當的保存的, 用來延緩食物的變質和微生物滋生的問題。 綠葉菜類的食物如果剩了還是建議扔掉的, 不太好保存, 容易有亞硝酸鹽的產生。 其他菜肴如果剩下了最好是密封好了以后, 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這樣的操作能夠盡最大的可能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以及預防微生物的污染。 保存適當的情況下, 第二天還是可以食用的, 如果是肉類食物一定要加熱透了才能再次食用, 所謂的加熱透了, 就是說食物的中心溫度要達到74度以上,
3. 關于溫度上要注意以下條件:
室溫超過32℃:不要把食物放置超過1個小時。
一般室溫下不到2小時:趕緊吃了或好好冷藏。
2到4小時:趕緊吃。
超過4小時:扔了。
綜上, 也不是所有的剩菜剩飯都要扔掉的, 掌握好“殘羹冷炙”的拯救方法, 可以少浪費一點。 最主要的還是要每次少做一些, 做菜的時候盡量清淡, 少油少鹽。 如果你還是不放心, 擔心自己保存不好, 那剩下的你還是扔了吧!
溫馨提示:請不要迷信專家, 專家說的對不對, 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 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 也不要蔑視專家, 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 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