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老齡化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應重視負面衝擊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巡視員郝福慶2月26日上午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68期“經濟每月談”上表示, 我國老齡人口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這將對經濟新常態形成四方面不利影響。

老齡化對經濟造成消極影響 應重視負面衝擊

郝福慶稱, 人口老齡化將成為我國基本國情的組成部分, 成為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長期的變數。 當前, 中國經濟進入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點的新常態, 老齡化之於新常態增添了一些困難和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 影響經濟增長, 必須高度重視老齡化持續發展對我國經濟下行帶來的負面衝擊。

在郝福慶看來, 老齡化首先直接導致勞動力供給的減少, 潛在經濟增長率面臨下行壓力, 特別是人口紅利形成的勞動力成本低這一比較優勢下降乃至消失, 將明顯影響中國製造業出口利潤。

按照目前趨勢預測, 2010年到2050年,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由9.4億縮減到7.1億。 其次, 老齡化使人口結構老化, 居民儲蓄率的變化因而呈現先增後降的倒u型, 由於退休金的替代率下降速度更快, 最終導致全社會儲蓄率下降, 影響社會資本的形成, 也會使消費能力下降, 導致需求不足。

其次, 影響結構調整。 完成壓縮產能過剩、淘汰落後產能、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都需要調整勞動力結構, 提高勞動力素質。 從常理上講, 企業更傾向于向年輕員工投資、對年輕人進行培訓, 老齡化將使勞動力結構老化, 企業對人力資本提升意願降低, 從而影響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 影響創新驅動。 新常態下, 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是必由之路。

從經濟增長理論來看, 在生產函數決定產出的幾個變數中, 資本和勞動力都難以像以往那樣快速增長, 勞動年齡人口也步入下降通道, 剩下的只能從全要素生產率上做文章, 特別是在創新上做文章。

從供給側看, 經濟增長研究顯示, 人口勞動力老化影響社會活力, 明顯弱化全社會創新創造能力。 從需求側看,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 而人口老齡化可能不利於消費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年齡越大, 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就差一些, 意願不是那麼強。

第四, 還將帶來更多的挑戰。 首先老年人口增加將使政府保基本的壓力很大, 公共財政在基本養老金、退休金、保險費補貼和醫療方面的支出增加。 其次, 人口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和規模, 撫養比上升, 削弱家庭的養老功能, 導致家庭養老的風險增加, 家庭的代際矛盾顯現化。 而社會撫養結構的變化將深刻改變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格局, 容易誘發代際利益分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