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都市人便便也“塞車”

在我國, 大規模人群調查顯示, 近10%的人有6個月之久的便秘, 尤其是都市白領族, 便秘的發生率更高。 專家稱, 只有1%的便秘是疾病所致, 99%的便秘與飲食不當、起居不定、精神緊張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可以說, 便秘已成為城市人的一種現代病。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周蘭說, 對於常人來說, 食物進入胃腸, 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將殘渣變成糞便排出體外大約需要24-48小時, 兩次大便間隔時間一般是1-2天。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 有人2-3天才排便一次, 也有人一天大便2-3次, 雖然排便間隔或次數不同,

但只要有規律且大便不稀或不硬結, 排便時不費力, 都屬於正常狀態。 目前, 國際公認的有關便秘的診斷標準是, 3個月連續或間斷出現以下兩個或兩個以上症狀———

四次排便有一次出現排便費力;四次排便有一次便便出現硬結;四次排便有一次出現排便不盡感;四次排便有一次需用其他方法協助;每週排便少於3次。

要知道為何出現便秘, 先要瞭解“大便運動”四環節———

○第1環殘渣形成

每天吃的食物經胃和小腸消化, 像肉、魚等蛋白質幾乎會被完全消化吸收, 沒什麼殘渣, 而蔬菜、米飯等所含的纖維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 其剩下的殘渣就會進入大腸。 經過1.5米的大腸, 腸黏膜逐漸把這些殘渣的水分吸幹, 就形成固狀的便便。

○第2環堆積足量

這些便便隨著腸的蠕動, 緩慢前進到乙狀結腸和直腸, 通常便便會在這裡歇歇腳。 等到一定量的便便堆積在一起, 達到一定量後, 就會刺激直腸腸壁的神經。

○第3環傳遞資訊

神經系統將“滿便”的資訊傳遞到大腦, 此時我們就感覺到“便意”, 不自覺要去上廁所排便。

○第4環肛門活動

到了馬桶上, 大腦還會下令肛門括約肌協同動作———有的收縮、有的放鬆, 一同將便便排擠出體外。

在生理機能正常時, 這四環一環扣一環, 從儲存、刺激大腦、傳遞資訊、肛門活動, 整個過程是連貫的、通暢的, 一旦在某一個環節卡了殼, 便便運動就會停止或滯後, 這就會出現便秘。

哪些人群便便易“卡殼”?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胃腸外科伍衡副教授說,

比起疾病引起的便秘,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便秘更為普遍。 以下五類人是便秘的高發人群———

A.“鴨梨山大”族問題出在:第3環

代表人群:備考學生、醫護人員、工作緊張的白領等

上海新華醫院發起的針對醫院內護士人群的一項功能性便秘患病現況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參與調查的424名女性護士中, 功能性便秘患病率為43%。

受訪的護士說, 她們工作忙起來連廁所都上不了, 其實這個看著不經意, 長期這樣, 將會使便秘越來越嚴重。 在對醫院職工的調研中發現, 越是壓力大、忙碌的科室的護士, 其便秘患病率越高。 心內科護士便秘患病率為77%, 重症監護室護士患病率74%, 而老年科、血液科僅為26%和17%, 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便秘與工作壓力有著較緊密的關係。

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易引起“壓力性便秘”。 專家稱, 因為工作壓力大, 長期抑鬱和焦慮可影響腸胃功能, 使腸蠕動減弱。 同時, 由於讓注意力高度集中, 直腸對大腦的神經反射顯得微弱, 便意也會讓人忽略掉, 因此, 也會出現便秘。 另外, 心理狀況不佳可能會通過抑制外周自主神經對結腸的支配而引起便秘。

專家指出, 工作再忙, 一旦有了便意, 應該聽從自己身體的聲音, 不要壓抑, 否則久而久之, 形成習慣就很難再改變了。 結果為了順利排便, 只好不斷增加瀉藥的服用次數與劑量, 便意越來越難以自然產生。

B.減肥族問題出在:第2環

代表人群:長期節食或服用減肥茶的美眉

因為減肥造成的便秘,

在現代女性身上更是相當常見。 減肥者通常都會節制飲食, 而控制不好往往會造成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油脂攝入不足或身體無便可排的情況。 而不愛運動不僅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排便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 減肥的美眉還喜歡喝減肥排毒茶, 這些茶多含有輕度的瀉藥, 服用瀉藥能迅速排便, 可以暫時緩解便秘症狀, 只適合急性便秘, 不適合慢性便秘患者, 因為腸道對瀉藥形成依賴, 一旦斷藥, 便秘就會復發或加重。

一項減肥人群便秘情況的網路調查顯示, 受訪的1329名女性中, 86.98%在減肥中經歷過便秘。

C.久坐辦公族問題出在:第2環

代表人群:辦公室文員、銀行職員、媒體編輯等

久坐和便秘之間的關係並不難理解:久坐會導致腸道蠕動減慢,

輸送糞便能力減弱, 時間長了, 糞便積存在大腸裡, 就會變硬, 導致大便幹結。 而且久坐會導致肛門局部的血液迴圈不暢, 容易發生痔瘡。

適當變換工作體位元, 運動時更需要側重下肢的運動, 以改善血液迴圈。 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做一做提肛運動, 每次30至50下為宜, 增加肛門周圍肌肉的收縮力,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D.吃得過精者問題出現:第1環

代表人群:經常應酬者、經常食用速食者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食物加工得很精細, 粗糧吃得少, 如果水果蔬菜吃得也不多, 這就使得腸道裡的食物殘渣不足, 以至於儲存足夠的便便就需要更多時間, 這無形中也會引起大便的水分少, 變幹結。

出外應酬, 大魚大肉多,蔬菜類等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食用速食,蔬菜的攝入量也往往不夠。

E.空中飛人問題出現:第3環

代表人群:飛行員、空乘人員、經常出差者

今天飛北京,明天又到上海,“空中飛人”在體會現代都市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的同時,也常常被便秘所困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一出差就便秘。有的人是因為時差或其他原因錯過平日的排便時間,飲食不規律,三餐不定時或者吃得比較少,或者因嫌外面的廁所不衛生而拒絕排便,這樣時間一長,直腸神經遲鈍就很難產生便意,進而導致便秘。

如何預防便秘?

多吃蔬果:適當吃些粗糧、海藻類、地下根類和新鮮果蔬等,特別是清熱類的,如馬蹄、玉米、生菜、菜心等。這些食物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可增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的時間。

精神舒暢:便秘與飲食、精神心理、排便動力異常、胃腸激素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專家認為,精神心理因素是影響胃腸功能的重要因素。

調查顯示,個性特徵與糞便品質有關,性格外向的人排便頻繁、量多,便秘患者較正常人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其中又以焦慮和抑鬱表現更為突出。這說明,心理狀況和便秘互為因果。臨床上,一些有抑鬱表現的病人治好了心病,那麼便秘也不藥而愈。

定時排便: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排便的習慣,因為早上便便中含有的水分較多,容易排出。有時候早上起來沒便意,但只要蹲上10分鐘,持之以恆,這種身體的刺激、回饋作用,就會慢慢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

多喝開水:每天早上喝一杯開水或淡鹽水、蜂蜜水,使腸腔內保持足夠軟化大便的水分,對保持腸道通暢有幫助。

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游泳、瑜伽、仰臥起坐等可增強腹肌和其他排便肌的功能,保證腸的正常蠕動,促進便便推進到直腸。

腹部按摩:從右下腹部開始,順時針按著腹部到中腹部,再到左下腹部,呈順時針按摩。專家稱,之所以要順時針按摩就是按照大腸裡的便便運行的方向,助之一臂之力。

穴位按摩:用中間三個手指的指腹按摩關元、中脘、天樞、大橫等穴位按摩。每天早午晚躺著或坐著進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熱感即可。按摩上述穴位,能增強胃腸蠕動功能,加快糞便排出體外。

便秘就吃香蕉?

許多人一便秘就會想到多吃香蕉,香蕉富含的膳食纖維的確能幫助通便。不過,雖說香蕉有通便之效,但並不是對所有便秘的人都會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按照中醫理論,便秘一症主要分為熱秘、氣秘、虛秘和冷秘四類。中醫認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腸經,而性寒能清腸熱,味甘能潤腸通便,可治療熱病煩渴、大便秘結、痔瘡出血等症,故而較適用於腸胃積熱所致的熱秘,可於飯後1~2小時進食,每日1~2根為宜。但對於虛秘和冷秘的人,由於本身體質虛寒,多吃香蕉反而不利於通便,應少食。實際上,香蕉只能作為輔助性治療便秘的水果,對於頑固性便秘效果甚微。

防便秘多吃粗糧?

防便秘,大多數人都知道要吃粗纖維食物,但為何有些人粗糧吃了一大堆還是拉不出來呢?

粗纖維食物的確有利於排便,但前提是你腸道必須潤滑。腸道和糞便潤滑就必須借助於油脂,也就是你吃下去的脂肪,這個是關鍵,否則,憑你吃再多的粗纖維也沒用,全堵在腸道內了,而且纖維越粗越多堵得越死,想不便秘很難!

當然,光靠油脂還不夠,還必須有水分來軟化硬結的糞便,因為你的腸道會吸收糞便裡的水分,也就是越往下走就越幹,所以你必須有充足的水分供你的腸道吸收。便秘者吃粗糧時別忘了放點油脂,最好是跟肉類一起吃,這樣既有利於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又能補充油脂。有“油”又有“水”,便便排起來就順暢多了。

大魚大肉多,蔬菜類等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食用速食,蔬菜的攝入量也往往不夠。

E.空中飛人問題出現:第3環

代表人群:飛行員、空乘人員、經常出差者

今天飛北京,明天又到上海,“空中飛人”在體會現代都市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的同時,也常常被便秘所困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一出差就便秘。有的人是因為時差或其他原因錯過平日的排便時間,飲食不規律,三餐不定時或者吃得比較少,或者因嫌外面的廁所不衛生而拒絕排便,這樣時間一長,直腸神經遲鈍就很難產生便意,進而導致便秘。

如何預防便秘?

多吃蔬果:適當吃些粗糧、海藻類、地下根類和新鮮果蔬等,特別是清熱類的,如馬蹄、玉米、生菜、菜心等。這些食物所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可增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的時間。

精神舒暢:便秘與飲食、精神心理、排便動力異常、胃腸激素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專家認為,精神心理因素是影響胃腸功能的重要因素。

調查顯示,個性特徵與糞便品質有關,性格外向的人排便頻繁、量多,便秘患者較正常人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其中又以焦慮和抑鬱表現更為突出。這說明,心理狀況和便秘互為因果。臨床上,一些有抑鬱表現的病人治好了心病,那麼便秘也不藥而愈。

定時排便: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排便的習慣,因為早上便便中含有的水分較多,容易排出。有時候早上起來沒便意,但只要蹲上10分鐘,持之以恆,這種身體的刺激、回饋作用,就會慢慢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

多喝開水:每天早上喝一杯開水或淡鹽水、蜂蜜水,使腸腔內保持足夠軟化大便的水分,對保持腸道通暢有幫助。

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比如游泳、瑜伽、仰臥起坐等可增強腹肌和其他排便肌的功能,保證腸的正常蠕動,促進便便推進到直腸。

腹部按摩:從右下腹部開始,順時針按著腹部到中腹部,再到左下腹部,呈順時針按摩。專家稱,之所以要順時針按摩就是按照大腸裡的便便運行的方向,助之一臂之力。

穴位按摩:用中間三個手指的指腹按摩關元、中脘、天樞、大橫等穴位按摩。每天早午晚躺著或坐著進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熱感即可。按摩上述穴位,能增強胃腸蠕動功能,加快糞便排出體外。

便秘就吃香蕉?

許多人一便秘就會想到多吃香蕉,香蕉富含的膳食纖維的確能幫助通便。不過,雖說香蕉有通便之效,但並不是對所有便秘的人都會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按照中醫理論,便秘一症主要分為熱秘、氣秘、虛秘和冷秘四類。中醫認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腸經,而性寒能清腸熱,味甘能潤腸通便,可治療熱病煩渴、大便秘結、痔瘡出血等症,故而較適用於腸胃積熱所致的熱秘,可於飯後1~2小時進食,每日1~2根為宜。但對於虛秘和冷秘的人,由於本身體質虛寒,多吃香蕉反而不利於通便,應少食。實際上,香蕉只能作為輔助性治療便秘的水果,對於頑固性便秘效果甚微。

防便秘多吃粗糧?

防便秘,大多數人都知道要吃粗纖維食物,但為何有些人粗糧吃了一大堆還是拉不出來呢?

粗纖維食物的確有利於排便,但前提是你腸道必須潤滑。腸道和糞便潤滑就必須借助於油脂,也就是你吃下去的脂肪,這個是關鍵,否則,憑你吃再多的粗纖維也沒用,全堵在腸道內了,而且纖維越粗越多堵得越死,想不便秘很難!

當然,光靠油脂還不夠,還必須有水分來軟化硬結的糞便,因為你的腸道會吸收糞便裡的水分,也就是越往下走就越幹,所以你必須有充足的水分供你的腸道吸收。便秘者吃粗糧時別忘了放點油脂,最好是跟肉類一起吃,這樣既有利於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又能補充油脂。有“油”又有“水”,便便排起來就順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