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穗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Ròu Suì Cǎo
【別名】家阿麻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肉穗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切碎曬乾。
【原形態】小草本, 纖細, 高5-12cm, 具匍匐莖, 無毛。 葉片紙質, 卵形或橢圓形, 先端鈍或急尖, 基部鈍、圓形或近楔形, 長1.2-3cm, 寬0.8-2cm, 邊緣具疏淺波狀齒, 齒間具小尖頭, 3-5基出脈, 葉面被疏糙伏毛, 基出脈微隆起, 側脈不明顯, 綠色或紫綠色, 有時沿基出脈及側脈呈黃白色, 背面通常無毛, 有時沿側脈具極少的糙伏毛, 通常呈紫紅色, 極稀為綠色, 基出脈與側脈隆起;葉柄長3-11mm, 無毛, 具狹翅。 聚傘花序, 頂生, 有花1-3朵,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450m的山谷密林下、陰濕的地方或石縫間。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甘;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主熱毒血痢;暑濕泄瀉;肺熱咳嗽;目赤腫痛;吐血;疔瘡腫毒;外傷紅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