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還敢讓孩子穿開襠褲嗎?
不知是哪位高人發明了開襠褲, 讓中國的寶寶很早就開始了穿開襠褲的歷程。 也不知是由了什麼樣的原因, 在紙尿片已經被發明出來這麼多年後的今天, 許多父母仍會在三更半夜強忍睡意堅持給寶寶把尿, 有些父母甚至嚴格到為剛出生幾天的寶寶把尿。 然而等到應該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的年齡時, 父母卻放任寶寶穿開襠褲, 聽任寶寶隨地大小便。
不用紙尿片可以是媽媽的選擇
而穿開襠褲似乎也提供了帶孩子的成人很多方便, 比如寶寶屁股長時間暴露透氣, 不容易紅屁股, 不用時時給寶寶換尿片或尿濕了的褲子, 還有當然可以節省紙尿片那筆開支。 但是, 爸爸媽媽們可能忽略了一份嚴酷的現實, 就是為了這份生活上的便利, 你的孩子今後或許會因此而付出有形和無形的代價。
心理學家佛洛德在他的人格發展理論中指出,
嬰幼兒生長的第一階段為口唇期
這一時期中嬰兒的快樂大多來自嘴部刺激, 所以新生兒至3歲有強烈的吮吸欲。
到成人階段後, 這部分人群可能更易表現出啃咬指甲、暴飲暴食、吸煙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所以西方父母非常注重嬰幼兒期對口唇欲的滿足, 從而發明了始終讓中國父母不放心使用的安撫奶嘴。 成長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是肛門期, 大約在1——3歲間。 在這一時期, 寶寶從排泄活動中得到很大的生理快樂和滿足, 所以在這個階段中如何科學地訓練寶寶自主上廁所其實也是在教導和培訓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在隨時隨地大小便和自我控制便意之間, 寶寶學會了如何在滿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時,
肛門期-滯留型人格, 即“憋著不排泄”型人格
如果強行把尿或一旦尿褲子尿床就責怪寶寶, 甚至打罵寶寶, 這可能會使寶寶發展出不排泄人格, 即固執、吝嗇、墨守規矩不敢嘗試新事物, 過於死板等性格特徵。 之前看微博直播“家庭教育與國家軟實力”的討論時, 主持人楊瀾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出這樣一個系列情景劇,從出生幾個月甚至幾天就開始不分日夜地把尿,等孩子蹣跚學步後又開始追著餵奶餵飯,到了上學的年齡溺愛無盡的父母從此開始了批評和高壓,甚至會辱駡暴打。始終無法從餵養式的生活角色中脫離出來,來調整自己為人父母的位置和心態,最後會發展到包辦孩子的工作,介入孩子的婚姻…… 所以,一條開襠褲、一塊尿不濕實在應該被提高到家庭教育的層面來審視:讓孩子隨地大小便,又如何給予寶寶基本禮儀的氛圍和薰陶?強行把尿,更會缺少父母子女間的尊重和獨立的關係,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久而久之則很難造就出尊重他人,看重禮儀的意識和價值觀。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們,如果還在抱怨整個社會氛圍不好、大環境無法改變的話,那麼現在就轉過身去,幫你的寶寶換掉他的開襠褲。這就是我們家庭教育的開始。
養育方式更是傳統的“我說你做”的模式。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出這樣一個系列情景劇,從出生幾個月甚至幾天就開始不分日夜地把尿,等孩子蹣跚學步後又開始追著餵奶餵飯,到了上學的年齡溺愛無盡的父母從此開始了批評和高壓,甚至會辱駡暴打。始終無法從餵養式的生活角色中脫離出來,來調整自己為人父母的位置和心態,最後會發展到包辦孩子的工作,介入孩子的婚姻…… 所以,一條開襠褲、一塊尿不濕實在應該被提高到家庭教育的層面來審視:讓孩子隨地大小便,又如何給予寶寶基本禮儀的氛圍和薰陶?強行把尿,更會缺少父母子女間的尊重和獨立的關係,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久而久之則很難造就出尊重他人,看重禮儀的意識和價值觀。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們,如果還在抱怨整個社會氛圍不好、大環境無法改變的話,那麼現在就轉過身去,幫你的寶寶換掉他的開襠褲。這就是我們家庭教育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