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並非所有腺瘤都會惡變成癌 約10%腺瘤會變惡性

中大80後學者發現結直腸腫瘤惡變新機制

廣州市疾控中心日前發佈的數據稱, 廣州市結直腸癌發病率已達34/10萬, 十年間發病率上升了50%, 超過肝癌排在惡性腫瘤第二位。 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 該院一位80後研究人員發現了結直腸腫瘤的惡變新機制, 將為早期診斷提供新的途徑。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Gastroenterology》雜誌上。

約10%腺瘤演變成惡性腫瘤

這個成果是由中山六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駱衍新副研究員和美國華盛達大學Fred Hutchinson腫瘤中心William M. Grady教授牽頭, 聯合中山大學、美國華盛達大學、西儲大學和德國國家癌症中心等多家單位關於DNA甲基化控制結直腸腫瘤發生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其中中山六院是第一完成單位, 也是第一通訊單位。

目前學術界認為, 散發性結直腸癌主要由腺瘤發展而來。 從正常結腸黏膜到腺瘤(息肉)再發展成為腺癌, 一般需要經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而息肉作為良性病變在腸鏡下即可切除, 這可以有效地阻斷惡性腫瘤的發生。 駱衍新表示, 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惡變成癌, 研究結果顯示, 約10%左右的腺瘤將最終演變成惡性腫瘤。

如何尋找有效的方法, 預測已經獲得腺瘤的患者、究竟會不會長出惡性腫瘤, 這成了國內外研究團隊所考慮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駱衍新所在的團隊檢測了正常結腸黏膜、腺瘤、腺癌三種組織狀態下的基因組DNA甲基化狀態及關鍵基因突變,

發現DNA甲基化正是控制腺瘤究竟會不會惡變的關鍵機制, 發生高甲基化的腺瘤組織容易演變成低甲基化的惡性腫瘤, 而低甲基化的腺瘤則基本保持正常結腸黏膜細胞的物學特性。

研究團隊指出, 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觀遺傳學不穩定性”遠遠發生在惡性腫瘤出現之前, 而這種“不穩定”狀態有可能正是導致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啟動的主要機制。

可用于篩查腸鏡檢查正常者

該發現為研究腫瘤惡變提供了新思路。 同時, 研究中發現的關鍵基因位點, 有望成為預測腫瘤是否癌變的生物標記物, 從而用以指導合理治療方案及隨訪策略的制定。

研究還發現, 這些發生在良性腫瘤中的異常DNA甲基化基因, 通常在惡性腫瘤中也參與腫瘤的進展, 也就是說, 這可能是自始至終調控腫瘤生物學行為的核心基因之一。

中山六院團隊計畫把這次新發現的關鍵基因作為分子標記物, 來預測那些腸鏡檢查並未發現腫瘤的患者在未來幾年內出現結直腸腫瘤的機會, 從而為患者搶得預防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