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秋季寶寶防病小竅門 穿衣保暖有講究

秋季天氣逐漸的轉涼了, 早晚溫差大, 如不注意保暖會引來很多疾病的威脅, 所以家長朋友一定要給小寶寶們及時的添加衣物, 這樣才能讓小寶寶健康的度過多病秋季, 那麼秋季時節該如何給小寶寶科學的添加衣物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秋天寶寶穿衣保暖策略

背暖: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 減少感冒的發生。 但不可“過暖”, 否則背部出汗多, 易因背濕涼而患病。 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幼兒背部是否出汗, 溫度是否過高, 以便調整衣物。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 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 孩子常脾胃不足, 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 孩子就會肚子痛, 從而損傷脾胃功能, 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 所以, “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環, 各位媽媽們, 要記得睡覺時為孩子圍上肚兜, 這可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呢。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穴交會之處,

皮膚神經末梢豐富, 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 而寶寶也不例外, 只有手腳保持溫暖, 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變化。

頭涼: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 幼兒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 有1/3是由頭部發散。 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而神昏, 所以中醫認為, 頭部最容易“上火”, 孩子患病更是頭先熱。 如果孩子保持頭涼、足暖, 則必定神清氣爽, 氣血循環順暢。

心胸涼:孩子穿著過於厚重臃腫, 會壓迫到胸部, 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 穿著過厚, 還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 “肺為華蓋”, 肺就像兩片葉子, 它正常撐展, 才能發揮吐故納新的功能。

秋天寶寶穿衣原則 回家後不急著脫外套

從外面回家後, 先別急著給寶寶脫外套, 畢竟嬰兒適應溫度的能力不及大人,

還是應該先讓寶寶稍微適應一下室內的溫度。 也就是說, 秋天的天氣常常是“外面悶熱而室內涼爽”, 一下子把寶寶的外套脫掉了, 說不定寶寶反而會在進門後著涼。 因此進了家門, 就更應該給寶寶一點時間去適應室內外的溫差。

如果外面下著毛毛雨, 即使寶寶的衣服只是稍微有點打濕了, 回家後仍應立即換上乾爽的衣服, 以免寶寶感冒。

給寶寶穿衣需靈活機動

6個月以內的寶寶還不會爬, 9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扶著站立了, 這兩個階段的寶寶有一個相同的穿衣特徵——“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所謂“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就是棉質的薄背心, 加同樣棉質的T恤。

棉質的薄背心非常好用, 媽媽不妨觀察一下寶寶的情況, 如果是從事動態活動就先不要穿背心, 只穿著T恤;而如果從事靜態活動則加上背心;外出時也可以在起風了或下雨後穿背心;這樣的穿衣方式, 也可以說是一種“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有些父母喜歡把孩子打扮得時髦漂亮, 但有時在秋天靚麗的時髦裝是會讓寶寶著涼的。

隨時調節穿著

寶寶對氣溫的敏感度比大人要高得多, 而入秋後的溫度總是很難預料的, 熱的時候比夏天還熱, 冷的時候又非常冷, 就連大人也常常不適應, 更何況是幼嫩的寶寶。

聰明的爸爸媽媽基本上遵守“天熱時, 寶寶比媽媽少穿一件, 天冷時, 寶寶比媽媽多穿一件”這樣一個原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