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臨期食品 真的不能吃了嗎?

王桂真(國家一級營養師)

說起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臨期食品), 大家都不會陌生。 逛超市的時候, 大家會發現超市里經常有一些快要過期的食品降價或捆綁售賣。 面對這些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這些食品有沒有安全保障?真的不能吃了嗎?

什麼叫做臨期食品

臨期食品是臨近食品的保質期限, 還沒有過期的食品, 就是說臨期食品還在食品的保質期之內。

保質期是伴隨著食品工業和食品流通產生的。 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要想賣給消費者, 需要經過儲存、運輸、擺上貨架, 再等待消費者買走。

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 食品不能變質、變味, 出現品質的問題, 所以每一種食品都會有自己的保質期。

臨期食品能不能吃

臨期食品只是臨近保質期, 食品還在保質期之內, 只要是在保質期之內的食品, 品質就有保障。 在國外, 把臨期食品降價出售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是商家的通常做法, 比如在加拿大、美國、德國等一些歐美國家都有相當完善的食品救濟機制, 為低收入者提供最基本的食品保障。 美國、英國、紐西蘭、日本等國家的食品還有最佳口味時期、最佳食用期或最佳賞味期的說法, 過了最佳食用期但還不到保質期就開始打折出售。 總的目的就是要讓食品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但過期食品在國外也是不允許銷售的, 除了銷毀, 還可以用來製作飼料和化肥等。

在我國, 商家一般會定期清點食品, 把臨近保質期限的食品找出來, 通過降價的手段或捆綁促銷, 放在貨架前排來售賣;這種銷售方式一方面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物美價廉的商品, 也避免了不良廠家把臨期食品翻新後重新銷售。

總的來說, 臨期食品是安全的, 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 對於低收入者來說, 也是節省了購買成本。 對於買賣雙方來說, 是互惠互利的。

如何選擇臨期食品

1.購買時要避免衝動消費

有些人看到臨期食品的價格非常便宜, 就會大批量的購買, 好像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 殊不知, 當你購買的食品因為吃不完而超過保質期限,

就變成另外的一種浪費。 特別是鮮奶之類的食品, 保質期只有幾天的時間, 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保質期的最後一天, 儘量在保質期內將食品食用完畢。

2.選擇臨期食品看清保質期

如果打算馬上吃, 選擇購買臨期食品是非常划算的。 比如我們日常吃的饅頭, 一般保質期也就是三天左右, 晚上逛超市的時候遇上饅頭打折, 原價三元兩個的牛奶饅頭, 打完折扣以後可能是兩元兩個, 可以順便買上兩個, 第二天還可以食用。 另外, 購買的臨期食品儘量選擇小包裝的, 食品的包裝打開了, 食品的保質期就已經作廢了。 所以食品在打開以後儘快吃完, 吃不完的食品也要密封保存, 以免吃到變質食品。

3.購買臨期食品要選擇的管道

購買臨期食品儘量不要因為便宜而選擇街邊的小攤,

誰也無法保障你購買的臨期食品品質如何。 從街邊小攤購買的食品就像銀行裡的“離櫃概不負責”。 所以選擇購買臨期的食品, 儘量從正規的商場或超市里購買。 相關新聞 三類食品進入癌症“黑名單”2016-11-12 10:01 避開垃圾食品那些“坑”2016-10-26 09:20 吃著不甜等於低糖食品?警惕4種隱形高糖食物2016-10-01 09:18 食品保質期不是死期!哪些東西過了期還能吃?2016-09-05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