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頸椎病的主要物理檢查

(1)壓痛點。

①棘突間壓痛:即在上、下棘突之間凹陷處有壓痛。 這對頸椎病的定位關係密切, 尤其是早期壓痛點的位置, 往住與受累椎節相一致, 後期則因椎間關節周圍韌帶鈣化、骨刺形成而不明顯。

②椎旁壓痛:即在棘突兩側1.0釐米一1.5釐米處壓痛。 檢查時沿棘突兩旁由上而下、由內及外按順序進行。 椎旁壓痛點多見於下段頸椎橫突與第1、第2頸椎旁, 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通常反映脊神經受累。

③其它部位的壓痛:肩部附近的壓痛, 表示肩部受累;鎖骨上窩的壓痛, 多見於前斜角肌綜合征;乳突和樞椎棘突之間的壓痛,

多提示枕大神經受累。

(2)頸椎活動範圍檢查。 可以通過頸部前屈、後伸、旋轉與側屈活動, 用量角器測量後, 根據正常活動範圍, 判斷是否有活動受限。 一般神經根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屈伸和旋轉活動易受限。

(3)頸椎的特殊試驗檢查。

①前屈旋頸試驗:先讓患者頭頸部前屈, 然後向左、右方向旋轉活動, 如果頸椎出現疼痛即屬陽性。 陽性結果一般提示頸椎小關節有退變。

②椎間孔擠壓試驗和椎間孔分離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 又稱壓頭試驗。 具體操作方法為, 先讓患者將頭向患側傾斜, 檢查者左手掌心向下平放于患者頭頂部, 右手握拳輕輕叩擊左手背部, 使力量向下傳遞。 如有神經根性損傷, 則會因間孔的狹小而出現肢體放射疼痛或麻木等感覺,

此即為陽椎間孔分離試驗, 又稱引頸試驗。 與椎間孔擠壓試驗相反疑有神經根性痛, 可讓患者端坐, 檢查者兩手分別托住其下頜, 並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 漸漸向上牽引頸椎, 以逐漸擴大椎間孔。 如上膠麻木、疼痛等症狀減輕或頸部出現輕鬆感則為陽性。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一般兩者均為陽性。

③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 頭稍前屈並轉向健側(頸部無症狀側), 檢查者立於患側, 一手抵於頸側頂部, 並將其推向健側, 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將其牽向相反方向, 如患者出現麻木或放射痛時, 則為陽性, 表明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可能。

④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 主要用於判定椎動脈狀態。

具體操作方法為, 患者頭部略向後仰, 作向左、向右旋頸動作, 如出現眩暈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症時, 即為陽性該試驗有時可引起患者嘔吐或猝倒, 故檢查者應密切觀察以防意外。

(4)肌張力和肌力檢查。

①肌張力:即為肌肉鬆弛時在被動運動中所遇到的阻力。 頸椎病的肌張力檢查, 主要有肢體下墜試驗和上肢伸舉試驗。 檢查前者時患者仰臥, 閉目, 檢查者舉起一個肢體後突然放開, 肌張力高者墜速緩慢, 肌張力減退者則快。 檢查後者時患者閉目, 雙臂平伸。 有錐體束張力痙攣或小舞蹈症者, 前臂漸趨內旋;有錐外強直者, 患肢向中線偏移;有小腦疾患者, 則向外偏移;輕癱者, 患肢逐漸下沉;嚴重深感覺障礙者, 則手指呈不自主蠕動。

②肌力:頸椎病患者由於神經根或脊髓不同程度受損, 可造成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力量減弱或萎縮、無力。 此外, 頸椎病患者若長期頸部肌肉痙孿、活動受限,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頸部肌肉, 如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力量。 因此, 對頸椎病患者作上述肌肉力量檢查是頗有意義的。 常用的有徒手肌力檢查方法。 該方法在臨床上應用較為方便。 其測定分為6級, 其中, 5級為抵抗充分阻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4級為抵抗部分阻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3級為能抵抗重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2級為不能抵抗重力達全關節活動範圍運動;1級為輕度肌肉收縮;0級為肌肉不收縮。

(5)反射和病理反射檢查。

反射—般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等。 常用的病理反射檢查有霍夫曼征、掌頦反射、巴彬斯基征等。 這些病理反射, 均為上位神經元受損後使節段性反射亢進, 甚至原來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現而產生。 在進行病理反射檢查時, 要注意觀察深、淺反射是否同時有異常, 對於霍夫曼征, 要注意少數正常人也可出現陽性, 只有明顯的陽性或兩側不對稱時, 才具有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