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欒犀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Luán Xī

【別名】格雜樹(《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闊苞菊的莖葉。 夏季採收。

【原形態】直立多枝灌木, 高1~2米。 葉矩圓狀倒卵形至矩圓狀橢圓形, 長1.5~5釐米, 先端短尖或鈍, 基部楔尖, 邊緣稍有不規則的鋸齒。 頭狀花序多數, 長約5毫米;排列成頂生的傘房花序, 花序長5~10釐米, 稍有毛;總苞片卵形, 短尖或鈍, 內列的略長;花淡紫色, 全為管狀;在週邊的雌性, 多列, 柔弱;中部的兩性, 數朵, 5裂。 瘦果微小, 有棱, 冠毛白色。 花期夏季。

【生境分佈】生於近潮水能達之處。 分佈我國南部。

【功能主治】《嶺南采藥錄》:治板鬁, 取莖葉搗取自然汁,

加入牛皮膠、海帶, 燉溶服之。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