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五分類指什麼
血常規是最常見的一種醫療的檢查方法, 是血液檢查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進行血液檢查的時候, 主要包括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 它的五分類指的就是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以及是中性粒細胞, 血常規的五大分類進行檢查, 能夠瞭解一些具體的病因。
血常規五分類指什麼
血常規是最一般, 最基本的血液檢驗。 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 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 血液有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 白細胞、血小板。 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 判斷疾病。 五分類是指分為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血常規檢查的注意事項
1、將準備采血的部分清洗乾淨, 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無名指的指尖, 等到采血的部位乾燥後再進行采血。 在寒冷的日子裡, 可將局部搓熱後再采血。
2、血常規檢查前應空腹, 但空腹並非不吃早餐這麼簡單。 檢查前一天晚上, 就應該避免吃油膩的食物, 8點之後更是應該禁食, 假如12點還在吃夜宵, 到抽血時, 就不能保證空腹。 體檢當天早上, 建議只喝白開水。
3、體檢當天最好穿袖子寬鬆的衣服, 方便靜脈抽血時捋袖子;衣服要乾淨, 以防針孔感染。
4、采血後應伸直前臂, 用另一隻手按緊止血棉球至少5分鐘。 不要屈肘止血, 也不要撚動棉球以免皮下淤血。 如果針眼周圍青紫, 24小時後可做熱敷。 為避免感染, 24小時內不要讓針孔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