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媽培養勤快孩子
現在的家長們都將自己的孩子保護的太好, 很多事情都不讓孩子做。 還有不少家長只讓孩子學習, 而家務事等從來不讓孩子沾手, 就怕影響孩子的成績。 家裡的家務活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做。 其實, 只要媽媽放手, 孩子就可以快速地成長起來。 那麼, 懶媽媽能培養出勤快孩子嗎?
我們周圍永遠都不缺好媽媽, 到處都是愛子心切的慈母。 母愛的溫柔與博大可以滋養孩子的心田, 但如果這種愛變成了溺愛, 卻也會變成一把摧毀性極大的利刃。
1、媽媽太“勤快”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訴苦, 說自己兒子一歲多了, 整天到處爬到處跑, 因為怕把孩子摔著, 她只好馬不停蹄地跟著娃的後面。 一整天下來腰酸背痛的, 前幾天實在忍不住了, 才把娃給老公帶了半天, 去醫院一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
這個九零後的女孩子, 你能說她不是個好媽媽麼?可是這樣一位24小時跟著孩子,
記得前幾天我跟涵涵出門去玩耍, 走到門口小丫頭摔了一跤, 我很淡定地站在那裡等她起來, 因為從小養成的習慣是, 只要判斷出她摔的不嚴重, 自己爬起來拍拍土就好了麼。 小時候涵同學還會哭上兩嗓子, 後來看我淡定, 她也懶得裝腔作勢了。
可是, 門口的大媽不幹了。 她很生氣地指責我說:“你這個當媽的是怎麼帶娃的, 看把娃給摔的, 你是親媽不?都不扶一下!”
在那位大媽眼裡, 我肯定就是個“壞媽媽”。 可是她從來不知道我收穫了什麼, 雖然涵涵大多時候也會哼哼唧唧, 但女孩子麼, 我覺得很正常。 畢竟我不想讓她成為“女漢子”。
如果我在她小時候就過度地去保護她, 不敢放開手腳讓她做自己。 還不停地在她耳邊提醒“當心”“危險”“別摔了”, 那孩子對這個世界都充滿了不安全感, 何來探索世界的勇氣?
所以, 我寧願做個壞媽媽。 也不願讓我自以為是的好, 阻礙了她的成長!
2、媽媽懶一點, 孩子更獨立
伊娃是涵涵的好夥伴, 我們同住一個社區, 去年他們一家才從國外搬回來, 記得她剛回國的時候, 對國內很多東西都不熟悉, 出門都需要帶著媽媽畫的地圖。
有一個週末的早上, 伊娃打電話給我, 說“阿姨, 我今天中午去找涵涵玩, 我中午在你們家吃飯可以嗎?媽媽今天要出去辦事……”
電話這邊的我感到些許震驚, 孩子才4歲就這麼獨立了!我們見過幾次, 我跟伊娃媽媽也有交流過, 感覺這是很友善的一家人, 但伊娃並沒有來過我家。 這麼乖的孩子, 來一打我都不害怕, 我答應了伊娃, 讓她早點過來和涵涵玩。
後來伊娃媽媽跟我說, 其實那天想讓伊娃去另一個朋友家的, 那位朋友家比較遠, 再送伊娃去, 時間可能來不及了, 於是媽媽就讓伊娃自己決定, 要去涵涵家, 還是跟著媽媽出去辦事, 伊娃果斷選擇了來涵涵家, 然後她就自己打電話給我了。
我問伊娃媽媽平時都是怎麼教孩子的, 伊娃媽媽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懶吧, 很多事情, 只要是她自己能做的, 我都會讓她自己做。 ”
3、別低估孩子的能力, 她什麼都能做好
孩子的事情全由父母代勞, 還有個壞處是我們會非常累!涵涵3歲多的時候, 有段時間我工作非常忙, 恰好涵涵的奶奶身體不適, 回老家休息了, 我下班回到還要幫孩子洗澡, 打點一切, 累到不行, 我簡直連自己的澡都不想洗。
我跟涵涵說:“涵涵, 媽媽這段時間很忙, 你知道嗎?”涵涵在旁邊騎著玩具木馬, 一搖一晃地點頭說:“知道!”我有點欣慰, 然後問涵涵:“你今晚自己洗澡可以嗎?”涵涵愉快地說:“好呀!”
給孩子放好水以後, 我在旁邊指導她, 先洗哪裡, 再洗哪裡, 沖水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等。 孩子每一步都做得很好。雖然這個晚上教她洗澡的時間,比我幫她洗還要更久,沐浴露的泡泡灑得到處都是,洗手間一片狼藉,但可喜的是孩子學會了自己洗澡。接下來的幾個晚上,都是她自己洗,洗完了自己擦乾身子,自己穿衣,一項新的技能就這樣get到了。
有時候我們會低估孩子的能力,覺得孩子還小,這不會那不會,什麼都做不好,實際上孩子的學習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強很多。只有我們懂得“偷懶”了,放手讓孩子嘗試,你才能知道孩子有多強大。
學會“偷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鼓勵孩子自己嘗試,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耐心引導他去自己解決。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任何技能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只有媽媽會“偷懶”了,孩子才有機會沖在最前面。
孩子每一步都做得很好。雖然這個晚上教她洗澡的時間,比我幫她洗還要更久,沐浴露的泡泡灑得到處都是,洗手間一片狼藉,但可喜的是孩子學會了自己洗澡。接下來的幾個晚上,都是她自己洗,洗完了自己擦乾身子,自己穿衣,一項新的技能就這樣get到了。有時候我們會低估孩子的能力,覺得孩子還小,這不會那不會,什麼都做不好,實際上孩子的學習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強很多。只有我們懂得“偷懶”了,放手讓孩子嘗試,你才能知道孩子有多強大。
學會“偷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鼓勵孩子自己嘗試,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耐心引導他去自己解決。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任何技能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只有媽媽會“偷懶”了,孩子才有機會沖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