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輸液“通血管”防病?專家稱沒必要

隨著冷空氣不時造訪, 嶺南氣溫也經常上下波動。 對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人群來說, 冬天是個危險的季節, 不少街坊擔心發生中風或心肌梗死事件, 每到這個時候, 就會去社區醫院或心血管專科, 要求打針輸液通一通血管, “提前預防”。 這種觀念可謂深入人心, 南方日報記者從多個醫院獲悉, 主動要去補液通血管的患者還不少, 大多是老年人。 輸液真的可以達到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功效嗎?

老年患者主動要求輸液

66歲的王伯本身有高血壓, 前些年就查出有動脈粥樣硬化。 一到冬天, 老伴就開始擔心他會突然發病。

聽社區其他老人說, 冬天提前用點活血化瘀的中藥, 可以有預防作用, 老伴於是也拉著王伯到醫院去要求輸液。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主任醫師劉震介紹, 近段時間確實有不少類似王伯的患者, 主動來門診要求輸液“通下血管”。

為什麼老百姓會在這個季節主動要求通血管呢?劉震指出, 這有一定的客觀因素。 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街坊來說, 冬天由於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確實會高一些。 首先, 無論男女, 相比夏天而言, 冬天血壓平均要高出9個毫米汞柱。 其次, 冬天的飲食肉類偏多, 尤其是北方地區, 加上過年過節, 飲食控制比較不容易。 第三, 冬季霧霾天氣比較多,

霧霾除了對呼吸系統有損害, 對心腦血管也會造成危害。 “有資料顯示, 霧霾天氣下, 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也會上升, 不過這其中的發生機制目前還沒有權威說法。 ”此外, 喝酒抽煙等不良習慣, 加上冬季天冷不注意通風等, 都可能加重心腦血管發病危險因素。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王西富告訴記者, 目前在大城市這一現象還好一些, 但在二三線城市或鄉鎮估計會更多。 他在“急診夜鷹”公號上撰文指出, “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通血管藥物, 多是諸如複方丹參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等所謂活血化瘀的中成藥注射劑, 據說十天到半月為一個療程。 ”

那麼, 輸液通血管的方法靠譜嗎?劉震認為,

“絕對沒必要。 ”王西富也認為, 不值得提倡。

劉震告訴記者, 臨床上確實經常碰到這樣的病人, 主動要求輸液通血管。 但首先通過補液來達到通血管是不可能的;其次, 輸液本身有潛在危害, 等同於一次小型手術, 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和危害, 臨床醫生也不支持這種做法。 作為一名西醫, 劉震坦承, 對於活血化瘀類的中成藥, 因為存在過敏等風險, 西醫在臨床使用時會比較謹慎。

輸液通血管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王西富醫生介紹, 現代醫學認為, 血管堵塞的機制在於動脈粥樣硬化, 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 一般先有脂質和複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 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 並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

病變常累及彈性及大、中等肌性動脈, 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 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

由於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 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一旦斑塊破裂, 就會形成急性心梗或腦梗。

高齡、高血壓、高血糖、肥胖、血脂異常、吸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 這些因素損傷血管內皮, 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的罪魁禍首。 因此, 針對性的干預以上高危因素, 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關鍵。 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減肥戒煙, 都是必須的。 而在避免斑塊形成、穩定已有斑塊, 防止其破裂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物, 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才是首選。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他汀類藥物調節血脂、穩定粥樣斑塊。

那麼, 定期輸液能預防血管堵塞嗎?王西富醫生認為, 國內流行的輸液預防血管堵塞, 所用的這些藥物多數沒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 輸液本身有一定風險, 而中成藥注射劑所導致的過敏等嚴重反應也屢見不鮮。 “用一種相對高風險、低效益或者無效益的手段預防血管堵塞, 並不值得提倡。 ”

2015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顯示, 按藥品劑型統計, 2015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 注射劑占了六成以上。 中藥不良反應報告中, 注射劑所占比例也超過一半。 2015年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排名居前的類別是理血劑、補益劑、開竅劑、清熱劑、解表劑、祛痰劑, 共占中藥注射劑總體報告的97%。 報告數量排名前五名的藥品分別是: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舒血寧注射劑。

國家食藥監總局也指出, 靜脈輸液是高風險、高獲益的臨床用藥方法, 起效迅速, 易於調節給藥劑量和速度, 可恒定維持治療所需的藥物濃度。 如能合理使用, 靜脈輸液的臨床獲益大於風險;過度使用時, 靜脈輸液的風險則明顯增加, 甚至可能超過臨床獲益, 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及經濟損失。 國內絕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有門診輸液, 門診輸液幾乎成了中國老百姓的就醫習慣, 長期以來人們形成了“輸液好、輸液快”的錯誤認識和就醫習慣。 用藥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 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 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不輸液,如何預防心腦血管事件

不過,西醫反對輸液通血管,也有中醫認為不能一竿子打死。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白雲院區大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桂明認為,要根據具體病人的情況做具體分析。“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用一點例如丹參等通血管的藥,配合營養的藥,也具有保健性質,病人自己心裡也會感覺好一些。”李桂明認為,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很多都有動脈斑塊,西醫講究長期吃藥,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預防血管阻塞。中醫從治未病的角度,認為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如田七、丹參等,可以有一定預防效果。不過,李桂明也承認,對於輸液通血管的這些中成藥注射劑,是否能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目前還缺乏大規模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撐。他也指出,不主張所有老人家都去打針輸液,中醫還有口服中藥、針灸等降血脂的方法可以做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有不少市民在體檢或專項檢查中發現動脈閉塞或動脈粥樣硬化,對此惶惶不可終日,擔心隨時有猝死或中風的風險。既然不推薦輸液保健,那麼有沒有辦法提前預防呢?對此,劉震建議,首先是要對病人的危險因素做個綜合評估,如果危險因素比較多,可以制定一套以調脂治療為主的綜合性方案,讓動脈斑塊保持穩定。“動脈斑塊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但可以讓它保持穩定。斑塊外面有個纖維帽,如果比較厚,那麼斑塊就比較穩定,但如果比較薄,就有破裂的風險。因此調脂治療可以讓這個纖維帽從餃子皮變成包子皮,預防心腦血管時間的發生,這需要一系列對血壓、血脂的綜合控制。”(記者 嚴慧芳)

不輸液,如何預防心腦血管事件

不過,西醫反對輸液通血管,也有中醫認為不能一竿子打死。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白雲院區大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桂明認為,要根據具體病人的情況做具體分析。“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用一點例如丹參等通血管的藥,配合營養的藥,也具有保健性質,病人自己心裡也會感覺好一些。”李桂明認為,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很多都有動脈斑塊,西醫講究長期吃藥,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預防血管阻塞。中醫從治未病的角度,認為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如田七、丹參等,可以有一定預防效果。不過,李桂明也承認,對於輸液通血管的這些中成藥注射劑,是否能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目前還缺乏大規模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撐。他也指出,不主張所有老人家都去打針輸液,中醫還有口服中藥、針灸等降血脂的方法可以做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有不少市民在體檢或專項檢查中發現動脈閉塞或動脈粥樣硬化,對此惶惶不可終日,擔心隨時有猝死或中風的風險。既然不推薦輸液保健,那麼有沒有辦法提前預防呢?對此,劉震建議,首先是要對病人的危險因素做個綜合評估,如果危險因素比較多,可以制定一套以調脂治療為主的綜合性方案,讓動脈斑塊保持穩定。“動脈斑塊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但可以讓它保持穩定。斑塊外面有個纖維帽,如果比較厚,那麼斑塊就比較穩定,但如果比較薄,就有破裂的風險。因此調脂治療可以讓這個纖維帽從餃子皮變成包子皮,預防心腦血管時間的發生,這需要一系列對血壓、血脂的綜合控制。”(記者 嚴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