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熱傷風”的診治與食療

夏日炎炎,由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所以出汗量會增加,這時人們往往會開著空調、風扇入睡,用涼水沖浴,驟然進入溫度很低的房間,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患上“熱傷風”。 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種,老百姓所說的“熱傷風”,就是一種夏天的普通感冒,中醫稱為暑濕感冒。

一、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有何區別?

夏季感冒,中醫又稱為暑濕感冒,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是有區別的。風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風寒之邪。風熱感冒是感受了風熱之邪,春天較多。暑濕感冒的特點就是因為夏季悶熱,濕度比較大,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貪涼,比如吹空調等,感受了風寒之邪。從症狀上來說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的症狀都有鼻塞、流涕、發熱。區別在於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多發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發熱輕、惡寒重。暑濕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熱傷風。熱傷風的發熱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區別的,是發熱重、惡寒輕,一般病人沒有寒冷的感覺,只是發熱,出汗多但是不解熱。因此,如果夏天的熱傷風還像冬天感冒一樣吃退燒藥,效果就會不好,而且還有一定副作用。

熱傷風沒有傳染性,但可以誘發一些疾病的發作,比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門診中大多數病人病情的急性發作都有一定的誘因,比如受涼、勞累、情緒因素等,和熱傷風有一定的關係。

二、花粉過敏可導致熱傷風

每當換季的時候,熱傷風的患者就會明顯增多,市民在此時應該格外注意。專家介紹,引起熱傷風的誘因很多,比如過度貪涼,夏季氣溫有時會回升得較快,導致氣溫較高,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失調,散熱功能降低,體溫就會隨之升高,這個時候如果進入低溫環境,比如用空調或電扇,或洗冷水澡,導致忽冷忽熱,毛細血管就會突然收縮,使機體平衡紊亂,容易導致熱傷風。另外,接觸花粉、黴菌等導致過敏,也可使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發生熱傷風;當人體出汗較多時,消耗大,食欲減退,營養攝入不足也容易發生熱傷風。大多數熱傷風患者表現為中度以上發熱,體溫可達38.5~40℃,伴有咳嗽、咽痛、咳痰、鼻塞、流涕、全身乏力、頭昏腦漲、噁心嘔吐等症狀。

三、治療熱傷風之初建議以中藥為主

專家介紹,若是暑濕引發感冒,對症的藥可選用藿香正氣水或膠囊、銀翹解毒片,也可使用一些除濕、解表、祛暑的中草藥。若是風寒襲表可選用通宣理肺丸,同時配合抗過敏、止咳、祛痰的藥物。熱傷風的治療時間較長,治療之初建議以中藥為主。一旦得了熱傷風,初期時可用蔥白3~4根,煎湯頻服,或服用藿香正氣水。如咽喉紅痛、心煩口渴、小便紅赤等,宜服用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片等中成藥,亦可用桑葉、菊花、薄荷、連翹、竹葉各10克煎水,分2次服用。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高熱等感冒症狀後,應到正規醫院化驗血常規,如果白細胞數偏低,可能是病毒性感染,使用板藍根沖劑、感冒清熱沖劑、雙黃連口服液等都能對症;

如果白細胞總數或中性粒細胞升高,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發燒超過38.5℃,幾天不退,除了服用常規感冒藥,還要加服抗生素。如果病情發展到下呼吸道感染,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引發肺炎。

四、熱傷風以後謹防再次受涼

第一,不要再受涼,要保持安靜。傷風感冒是從咽喉部開始的,只有很好地休息,才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增加咽喉部位的血流量,使咽喉感染部位的毛細血管不再繼續擴張,不再繼續壓迫神經,嗓子痛也就會慢慢減輕。

第二,要注意減少活動。患熱傷風時消耗的體力與參加重體力勞動差不多,所以人感到渾身沒勁兒。這時候,如果活動量還跟平常一樣,身體裡就會釋放出一種影響產生抗體的激素,這對恢復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第三,最好能喝些熱的酸性飲料,如番茄湯等。喝熱酸性飲料能酸化喉部,從而控制病毒在喉部的繁殖。熱傷風往往會大量消耗身體裡的維生素A,因此,最好吃一點魚肝油或者維生素A片,這樣病會好得快一點。

五、食醋薰蒸可防熱傷風

避免熱傷風應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抗病能力。專家介紹,市民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情況,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如廣播操、太極拳、跑步、游泳等,要養成經常性戶外活動習慣。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室內應經常開窗,使空氣新鮮。同時個人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飲食上要科學合理地安排,不暴飲暴食,不食高脂食物以及不潔食物,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多維生素食物,宜清淡為主,忌油膩、辛辣、燥熱食物。要就熱避涼,夜間不露宿在外,不宜長時間用電風扇、空調,不在有過堂風處睡覺,以免受涼發病。如家人有患熱傷風者,可用食醋薰蒸法進行空氣消毒,做好隔離工作。重者可用中藥進行治療,發熱時要休息,多飲開水,並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六、暑濕感冒的飲食療法

1、清暑祛濕茶 鮮扁豆花、鮮荷葉、鮮玫瑰花各20克。將荷葉切成細絲,與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內,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2、荷葉菊花薏米湯 鮮荷葉一張(或幹荷葉12克),菊花12克,薏米30克,加水煮湯,去渣服食。此湯清暑利濕作用俱佳。

3、藿香葉粥 鮮藿香葉20克,煎湯加白糖,每天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適量服用。藿香能解表邪、化內濕;鮮品芳香化濕作用更強。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者適宜。

4、釀冬瓜 冬瓜一個,約500克重,海米10克,豬肉末10克,香菇20克,麻油、味精、精鹽、澱粉適量。先將海米用溫開水發好,香菇切成細丁,與肉末等攪拌均勻備用。把冬瓜洗淨,切頂取瓤,將海米、香菇等倒入瓜內,將瓜頂覆蓋,蒸15分鐘,蒸熟後放冷即可食用。冬瓜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是清暑除煩的良品;海米有補氣作用,暑多傷氣故用之;香菇、豬肉亦有補中益氣的功效。本方適宜於氣虛感受暑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