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 七種元素幫你補鈣護骨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身體骨頭裡鈣質逐漸流失, 如果鈣質不足, 骨頭就會變得脆弱易斷, 因此如何補鈣護骨成為中老年人的關鍵。 那麼補鈣吃哪些食物好?
![](/uploads/20140710/455C54E2AB93.jpg)
鈣質是骨本
鈣是人體必需礦物質中的一種, 從兒童到成人、再到老年人, 都需要鈣質來説明體內系統的各種機能運行, 包括免疫、神經、迴圈、消化等, 有人做過統計, 在普通人1天的膳食中, 平均只能攝入250至350mg鈣, 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應勿超過1, 000mg。
牛奶、豆製品、海帶等, 都是補鈣的良好來源, 另外在烹飪時可以加點醋, 有助於鈣質溶解, 幫助吸收。 至於喜歡吃較油膩、較咸等高脂肪食物的人, 更要特別注意補鈣, 因為油脂和鹽會抑制鈣的吸收。
![](/uploads/20140710/26E29C8DE568.jpg)
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
維生素D還可以促進小腸增加分泌一種利於鈣質吸收的蛋白質, 此蛋白質會與鈣質結合, 讓食物中攝取到的鈣質將能更有效的被小腸吸收, 進而進入血液迴圈, 增加血液中的鈣質濃度。
人體90%的維生素D都要依靠陽光中紫外線照射, 並由體內自行合成;其餘10%則是透過食物攝取, 比如蘑菇、海產品、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等。 此外, 多到戶外曬陽光也是促進體內進行合成維生素D的好方式。
膠原蛋白輔助鈣質吸收
骨骼中, 22%的成分都是蛋白質, 且主要是膠原蛋白, 缺乏膠原蛋白的情況下會不鎖住鈣質, 降低骨質密度, 終至產生骨質疏鬆症;過去也有研究發現, 不愛吃肉、豆製品, 長期缺少蛋白質的人, 容易發生髖骨骨折。 牛奶、雞蛋、核桃、肉皮、魚皮、豬蹄膠凍等都有豐富的膠原蛋白, 適量攝取不僅輔助鈣質吸收, 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
![](/uploads/20140710/DA486D581A31.jpg)
鉀是骨骼穩定劑
鉀元素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 參與能量代謝和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 這對於骨骼的生長和代謝不可或缺。 多吃香蕉、柳橙、葡萄乾等水果, 或是番茄、菠菜、山藥等可以補充鉀元素。 但若是有腎臟病的老年人, 就得注意高鉀蔬果不宜過量, 以免容易有心肌無力、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
維生素K鎖鈣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劑一樣, 骨頭也需要添加劑維生素K來刺激骨骼中的骨鈣素, 來提高骨骼的“韌度”, 日常飲食中, 選擇深綠色葉菜類如菠菜, 或大豆、高麗菜等, 都能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uploads/20140710/7A18DB4ACF25.jpg)
維生素B12固骨本
維生素B12是唯一含有礦物質磷的維生素, 對維持骨骼硬度有重要作用;它就像個清道夫一樣, 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 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會造成容易疲倦、消化吸收不良等影響。
鎂有助增加骨骼密度
人體60%~65%的鎂存在於骨骼中, “鈣和鎂”都具有安定神經與解除疲勞的作用, 同時也都能改善失眠。 飲食中鎂攝取不足的話, 骨骼密度會較低, 間接也影響了鈣質的吸收。 核果類(例如杏仁、南瓜子、葵瓜子與花生)、深綠色蔬菜以及香蕉裡都富含豐富的鎂;一般成年人, 每日須攝取350毫克左右的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