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時你的腦袋裡發生了哪些神秘事情?
深夜, 你一個人在家看電視, 突然聽到“嘭”的一聲, 你四處張望但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此時你的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全身肌肉也緊繃著, 握著遙控器的手也不自主的發抖。
這時又傳來一聲貓叫, 你可能馬上就會意識到剛剛是貓咪在搗鬼, 並沒有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發生。
但是在那一瞬間, 您感到非常害怕, 並做出好像生命遇到了危險時的反應。 您的身體表現出一種“對抗或逃避”的狀態, 這是一種對任何動物的生存都非常重要的反應狀態。 但是實際上, 有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危險發生。 那麼,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強烈的反應呢?有句成語說的好“不寒而慄”,
人為什麼會害怕?害怕又是什麼?
“害怕”一路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史, 比如最初人類都害怕黑暗, 都對爬行動物心生懼怕。 同時, 害怕又和我們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真實寫照。 害怕還來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比如在綜藝節目中常用的蒙眼猜物, 就是利用了大家的這一心理。
害怕來源於我們的意識, 當人在害怕時我們的身體會做出哪些反應?
“害怕”時大腦中的一系列會做出一系列反應, 從某個令人緊張的刺激開始, 並以釋放出可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繃緊以及其他反應的化學物質結束,
害怕時我們指揮官——大腦在做什麼?
大腦包括端腦和間腦, 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 是一個超級複雜的器官。 超過一千億個神經細胞構成了一個複雜的資訊傳遞網路, 而這個網路是我們所感、所想和所為的一切事情的起點。 其中有些資訊是靠傳遞來導致感知和行為, 而有些則是自動的產生反應。 “害怕”所產生的反應幾乎完全是自動的。
研究發現, 大腦的某些特定區域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丘腦——決定將來自眼、耳、口和皮膚的感知資訊, 發送到何處。
感覺皮層——解釋感知資訊。
海馬狀突起——存儲和檢索感知記憶, 處理刺激組合並建立場景。
杏仁體——解譯情緒;確定可能的威脅;存儲恐懼記憶。
下丘腦——啟動“對抗或逃避”反應。
額, 是不是聽不懂……沒關係, 這裡有一張較簡單的圖:
總之, 無論那條路徑, 最終都通往下丘腦。
“害怕”時有約30種激素正在悄然釋放
當下丘腦命令交感神經系統啟動時, 身體器官運行加速、肌肉繃緊且高度警覺、全身汗毛都豎起來, 為你站崗。 同時交感神經系統向腺體和平滑肌發出脈衝, 並告知腎上腺髓質向血流中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這些“應激激素”會導致身體發生多種變化, 包括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
這一時刻, 下丘腦會向腦下垂體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數。
身體不會說謊, 害怕時你顫抖了嗎?
突然湧來的腎上腺素是大家的老朋友, 不論你在高興、緊張、害怕時都會將它釋放。 它與去甲腎上腺素和數十種其他激素會導致身體發生各種奇妙的變化, 其中就包括顫抖。
皮膚中的血管收縮以向主要肌肉群輸送更多血液, 所以皮膚中沒有足夠的血液來保暖, 而此時肌肉又會緊張收縮, 產生熱量以供機體所需。 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不寒而慄”了。
還有的人在害怕或緊張時還會
產生雞皮疙瘩, 原因還是與我們的老朋友腎上腺素密不可分。
確切地說, 害怕是所有人, 甚至包括動物都具備的一種本能。 所以當你怕的發抖時, 請不要在意其他人目光。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