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女人為啥老覺得自己胖?

女人為啥老覺得自己胖?美國新研究發現, 這種自我認知的差異可能與基因有關, 而這種基因影響對於女性更為明顯。

遺傳因素影響肥胖認知。 同樣的體重、相近的體形,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胖, 有些人則認為剛剛好。 美國新研究發現, 這種自我認知的差異可能與基因有關, 而這種基因影響對於女性更為明顯。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人員領導了這項研究, 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社會科學與醫學》月刊上。 這項調查從1994年持續到2008年, 涉及2萬多名美國人, 其中包括數百對雙胞胎。 研究人員抽取的資料主要包括被調查者不同時期的身體品質指數,

以及他們對自己體重的認知――包括“過輕”“稍輕”“剛好”“稍重”“過重”5檔。

研究人員把基因對肥胖認知的影響指數化, 限定在0至1之間, 0代表毫無影響, 1代表完全由基因決定。 測定結果發現, 總體上這種影響指數約為0.47, 說明“遺傳因素的確會影響肥胖認知”。 而且這種影響在女性身上更為明顯。

肥胖或因心理問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芳指出, 一直以來, 人們都認為食物是造成肥胖的“幫兇”, 是肥胖的根源。 事實上, 肥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貪吃也是受到了環境的暗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很多肥胖者過量進食的原因, 並不是正常的生理需求——為填飽肚子而進食,

而是“嘴饑餓”, 這多是由心理因素導致的。

引起“嘴饑餓”的心理因素有很多, 比如吃得多可以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 可以緩解不良情緒。 這種情結其實早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 常常對他說:“吃得多的是乖孩子, 吃完飯就帶你玩去 ”這都在暗示孩子多吃點兒, 父母不停地鼓勵孩子“吃得越多得到社會評價越高”的心理情結就這樣形成了, 並可能一直影響到其成年之後。

另外, 在兒童時期, 孩子有時不是因為肚子餓而哭鬧, 而缺乏育兒經驗的父母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 就會把奶瓶塞給嬰兒, 嬰兒便停止了哭鬧, 於是, 那些父母就找到了屢試不爽的解決之道, 只要孩子哭鬧, 給食物就可以了, 孩子只需得到食物的安撫。

由此, 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便將吃東西與良好的心情聯繫起來。 時間一長, 便形成了一種心理定式。 成年後, 如果其他欲求得不到滿足, 也就很可能以食欲來安撫自己, 以代替自己需要的關愛, 結果吃得過多, 致使肥胖。

脂肪多的食物更香更能引起食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張倩認為, 很多人因為減肥而不吃主食。 其實, 肥胖的原因是能量過剩, 跟主食沒有關係。 能量供應大於消耗, 多餘的能量自然被儲存起來。 而在三大產能營養素裡, 對能量貢獻最大的是脂肪, 而不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主食。 1克脂肪能提供38千焦能量, 而碳水化合物只提供17千焦能量。 不僅如此, 食物的香味大多來自脂類,

含脂肪多的食物更能勾起人的食欲, 會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很多食物。 (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