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半月板損傷后能跑步嗎?骨關節保護勢在必行

“醫生, 我的半月板出了問題, 以后還能跑步嗎?”第909醫院骨科醫生鄭佳鵬在接診時發現, 有的戰友出現半月板損傷后都有這樣的擔心。 為幫助戰友們解除疑慮、科學訓練, 鄭醫生總結了半月板損傷的相關知識, 分享給大家。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的一對“墊片”, 具有緩沖減震、維持關節穩定、保護關節表面軟骨的作用。 因外形酷似彎彎的月牙, 所以稱為半月板。 半月板損傷通常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兩種。 急性損傷大多發生在運動或訓練時, 尤其進行快速奔跑、急速轉彎、奮力跳躍等動作時, 要注意防范。

膝關節內外翻的應力太大也易導致半月板損傷。 因此, 官兵在訓練中要養成好習慣。 如跑步時, 膝關節不要內扣、運動中減少急停轉向、避免長期深蹲等。 慢性損傷多見于中老年人群。 隨著年齡增長, 或長時間過度使用, 半月板的彈性逐漸下降, 變得越來越脆弱。 此外, 日常生活中持續的擠壓動作也會造成半月板損傷, 如登山、上下樓梯等。

半月板損傷后還能跑步嗎?其實, 運動時對骨關節產生的沖擊力、肌肉適當地收縮與松弛, 對軟骨是有益的。 適當運動還能促進關節內滑液流動, 使滑液的營養輸送到軟骨, 提高骨骼應力, 增加骨骼密度。 如果不活動, 關節就會退化, 時間久了, 容易造成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而且, 軟骨得不到正常的應力刺激,

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容易導致骨質疏松。 因此, 半月板損傷后, 多數情況下是可以跑步的。

如果是Ⅰ級或Ⅱ級損傷, 說明半月板只是退變, 不需要手術治療, 這種情況是允許跑步的。 跑步時要控制跑量, 一般可以跑3-5公里。 5公里以上的中長跑需謹慎些, 跑多了可能會加重半月板的磨損程度。 如果半月板損傷達到Ⅲ級, 有明顯的疼、腫、卡、響、軟等癥狀, 經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后, 需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 才能恢復正常的體能訓練。 恢復體能訓練初期, 跑步原則上不超過3公里, 一開始不要跑得過快。

運動量可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酌情增減。 如果跑步后經常感覺腿部酸脹疼痛、影響睡眠, 說明運動量已經超負荷了,

應適當減少。 此外, 還需關注運動后第二天的身體表現, 如是否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腫脹等。 如果沒有這類表現, 說明前一天的運動量身體是可以承受的。 相反, 如果存在明顯的膝關節疼痛、上下樓梯痛、走路時膝關節無力等, 應及時停止運動, 到醫院進行檢查或治療。

預防半月板損傷, 跑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跑前充分熱身, 活動全身關節;跑后做好拉伸, 拉伸時間盡量長一些, 讓關節充分放松和伸展;跑步時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 保持軀干穩定、動作協調、著地輕盈、步頻適度。 平時的訓練盡可能多樣化, 避免長時間進行跑步等單一項目訓練, 使膝關節的負荷過大;還要重視力量訓練, 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 避免關節磨損。

此外, 體重超標會加大半月板的負重。 官兵要做好體重管理, 避免因體重超標造成半月板損傷。 (劉永瑜 林少雄)

[ 責編: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