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尿成紅褐色

尿液顏色呈現紅褐色是比較嚴重的情況, 因為這種癥狀是因為尿液中存在紅細胞, 主要的發病原因是腎臟以及膀胱出現了異常, 腎臟無法將紅細胞過濾出來就引起便血的癥狀。 對于尿液呈現紅褐色的發病原因, 我們可以來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 并且根據尿液的顏色去判斷哪種疾病的存在。

1、尿液黃褐色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膽紅素尿或是尿膽元尿作怪。 膽紅素尿常因肝內或肝外的膽道炎癥、腫瘤或結石堵塞,引起膽紅素鈉進入血液,當血液內膽紅素鈉超過一定量時,則發生膽紅素尿。 尿膽元尿常因肝臟損傷,引起腸內吸收尿膽元增加,進入小便,則發生尿膽元尿。 有時是溶血性貧血病人,因大量紅細胞被破壞后,使大量尿膽元經腸壁吸收進入門靜脈循環,由于肝臟不能把過多的尿膽元變成膽紅素,而發生尿膽元尿。

2、尿液棕褐色是怎么回事

嚴重燒傷、溶血性貧血、輸錯血型或急性腎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腎臟受擠傷等患者,可能排出如同醬油顏色的尿液。 有些人在食用蠶豆后,排出棕褐色尿液,并伴有頭暈、惡心或眼睛發黃等現象,醫學上稱之為蠶豆癥患者。

3、尿液顏色分類表

透明無色:水喝太多,常常跑廁所。

透明黃:身體正常、一切健康。

深黃色:水分嚴重攝取不足,平時要多注意水分攝取。

琥珀色/蜂蜜色:水分攝取稍嫌不夠。

深棕色:肝臟出現問題、嚴重脫水,也有可能是脾腎的問題。

粉色/紅色:如果不是剛吃完藍莓或甜菜根等食物,就有可能是腎臟、前列腺出現問題的癥兆,或有血尿癥狀。

橘色:若非深色食物影響,可能是肝臟、膽管出現問題。

健康的尿液什么樣

尿液顏色:淡黃透亮。 健康的尿液應該是淡黃、透亮的,不會有沉淀、渾濁的現象。 但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尿液的顏色,比如飲水量、體溫的變化以及食物、藥物的作用。 喝水多的時候,尿液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時候,尿液就可能會呈啤酒似的黃色,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排尿頻率:每天不應超過8次。 從理論上說,一個人每天的排尿次數不應超過8次。 白天7次,晚上1次,這是最佳比例。 “但個人飲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 ”夜尿最好不超過2次,如果睡前喝水較多,起夜次數隨之增加,也是正常的。

但如果晚上沒喝多少水,卻老是起夜,就要留意疾病了。

尿量:每天1500毫升。 我們每天的排尿量應該在1500毫升左右,但由于人們的飲水量不同,只要每天的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沒有問題。 泌尿外科專家許清泉提醒,一天的尿量少于400毫升,就是少尿的表現;而多于3000毫升,就屬于多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