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3個月寶寶不會說話
小孩子剛剛出生是不會說話的, 需要慢慢的在環境中不斷熏陶, 再加上孩子的身體在逐步發育, 等到七八個月的時候開始咿呀學語, 有的孩子說話比較早, 能發出爸爸媽媽的模糊聲音, 但是也有的孩子說話會比較晚一些, 一歲多后才會說話, 當一歲三個月的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家長也不用太著急, 可以先看看會不會是以下的問題。
寶寶不會說話應排查心理問題
兒童言語能力的發展, 和其他能力的發展一樣, 既依賴于生理上的成熟, 又需要有適宜的外部條件和突破心理障礙, 其中, 與成人交往是最關鍵的因素。 因此父母在幫助寶寶突破心理障礙方面, 具有重要的角色。
幫助寶寶沖破開口的心理障礙
孩子言語能力的發展差異很大, 有些孩子即使快兩歲了, 仍不愛開口, 但他們卻能聽懂大人的話, 并且在他們偶爾的發音中, 會帶出成句的語調。
>>寶寶不會說話 4種疼痛易被忽略
這類型的寶寶一旦開始說, 大部分就是成句的話。 只是日常由于缺少發音, 字音還咬不準,
如何引導寶寶開口
1、創造語言氛圍引導寶寶講話
從降生的那一刻起, 寶寶就能直接接觸外界的刺激。 良好的親子互動是寶寶學說話的最優氛圍, 爸媽是否熱情地與寶寶交談對寶寶學說話起關鍵作用
盡管在最初的日子里, 孩子常處于睡眠狀態, 但在他清醒的時候, 如果父母經常和寶寶交流, 跟他說話, 對他微笑, 逗他玩, 那么孩子就會逐漸熟悉父母的話語, 并且會對父母的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父母和寶寶互動的品質和頻率決定寶寶日后溝通能力的好壞。
2、教寶寶說話的基本形式
爸媽和寶寶交流的質量和頻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寶寶語言發展方面的個體差異, 常聽到爸媽對他說話的寶寶要比不常聽到的寶寶懂得的詞要多得多。 因此, 父母首先要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物品、這件事情上, 然后說名稱, 使用語法結構簡單的短語。
那該跟孩子說什么呢?最簡單和有效的就是反復跟他講眼前的事, 起床啦, 穿衣服啦, 洗臉洗手啦、吃飯喝水要選擇正在做的, 或者寶寶正在注意的事情。 比如喂寶寶吃蘋果時, 就可以說“蘋果”;或者用一個短語“這是蘋果”。
總之, 做什么, 見什么, 就跟孩子說什么。 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一時看不出來, 但等孩子長到1歲左右, 該學說話的時候, 父母就會發現, 他已能理解很多話, 并會在父母照料他的時候, 按照大人的指點做動作。 比如給他穿衣時媽媽說“小手伸直”他就會伸直胳膊。 更令人驚喜的是, 他還會不斷地說出一些大人沒有刻意教給他的詞, 比如“掉”、“拿”、“沒”等等。 這實際上得益于長期以來, 孩子對父母語音的記憶。
>>什么原因造成寶寶遲遲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