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中藥零食吃太多有益健康嗎?

阿膠棗 滋陰養血, 胃熱及消化不良者少食

超市中有一種棗子特別受歡迎, 尤其是女性朋友, 這種棗的特別之處就是配有阿膠。 由於阿膠和紅棗都有養血補血的功效, 特別是阿膠還有補脾和胃、益氣安神、滋陰潤燥等作用, 很多白領女性都會在自己的包裡或者辦公室放上一二袋, 作為營養零食食用。

專家指出, 對於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 經常吃些阿膠棗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有助於改善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狀。 但是大棗雖好, 也不要多食, 尤其是阿膠棗, 吃得過多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如果你是胃熱或者消化不良患者,

多吃滋膩礙胃, 影響食欲, 日久還容易上火, 故阿膠棗一次食用最好不要超過7顆。

龜苓膏 清熱排毒, 胃寒、孕婦及經期人群少食

龜苓膏可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養生零食了, 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 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 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製而成, 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功效。 龜苓膏很受年輕人喜愛, 也是一些老年朋友喜歡吃的中藥保健零食之一。

我們有些白領整日忙於工作, 尤其坐班族, 缺乏運動, 飲食上又疏於科學調理, 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口幹心煩、便秘等症狀, 對於一些愛美的青年讀者朋友們而言,

最難過的還是會引發“面子問題”——痤瘡。 這一類人群比較適合吃龜苓膏, 但一般一星期吃個二三盒就差不多了, 不宜多吃。

專家介紹說, 正是因為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 所以偏於寒涼, 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 有的報導說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故孕婦和月經期女性也不宜多吃。

涼茶飲料 除濕去火, 寒性體質及陽虛人群少食

古時候涼茶一般是夏天消暑的佳品, 但是如今幾乎成了一年四季的中藥類保健飲品。 為什麼呢?主要和大家的飲食習慣和體質變化有關。 比如很多讀者朋友喜歡吃辛辣燒烤食品, 但又怕上火, 怎麼辦呢?有降火作用的涼茶自然成了他們聚餐的首選飲料。

此外, 由於工作繁忙, 不少讀者朋友有熬夜加班的習慣, 這“夜貓子”做久了, 體內的“火”也就多了, 這個時候, 涼茶似乎又成了應急飲料。

但涼茶終究還是中藥性質比較“濃”的茶飲料, 不能拿來當水和, 喝多了或者不適合喝的人喝了, 會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損傷。 專家介紹說, 目前市面上的涼茶主要成分多含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藥, 有清熱除濕、滋陰去火的功效, 有助於緩解牙齦腫痛、口腔潰瘍, 大便幹結等症狀, 但手腳容易冰涼、胃寒、陽虛、大便經常偏稀的人儘量少喝涼茶, 以免加重原有症狀。

茯苓餅 健脾和胃, 血糖偏高者少食

約783年前的南宋時期, 著名醫家張從正在其所著的醫學專著《儒門事親》裡, 對一種食物有過這樣一段記載:“茯苓四兩,

白麵二兩, 水調作餅, 以黃蠟煎熟。 ”這就是茯苓餅的雛形之一。 其現代製作工藝有所改進, 形如滿月, 薄如紙, 白如雪, 珍美甘香, 風味獨特。

專家介紹說, 茯苓餅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還能寧心安神。 有助於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 預防感冒等。 由於茯苓有利水的功效, 對於四肢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 但是目前很多消費者覺得茯苓餅偏甜, 主要是現在市面上的茯苓餅裡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的緣故, 由於含糖量往往較高, 所以血糖偏高者最好少食或不食, 消化不良者也不應多食。

酸梅汁 生津斂肺, 感冒發熱及腸炎初期患者慎食

酸梅汁是中國傳統的消暑飲料, 以前一到夏季,

家裡的大人會買烏梅來自行熬制, 裡邊放點白糖去酸, 冰鎮後飲用, 非常清涼。 如今, 很多飲料生產商也開始生產酸梅汁, 並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逐漸成為一種時尚保健飲品。

專家介紹說, 酸梅湯的主要成分烏梅裡的檸檬酸酸幫助吸收維他命及酵素, 還有能預防疾病及消除疲勞。 烏梅裡的蘋果酸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 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烏梅對治口臭及宿食的效果也很好。 一般來說, 烏梅能止瀉痢, 止咳, 安蛔, 生津, 止血, 斂肺, 澀腸, 常用於治療肺虛久咳, 久痢久瀉, 虛熱消渴, 蛔厥嘔吐腹痛, 膽道蛔蟲症。

但是感冒發熱, 咳嗽多痰, 胸膈痞悶等人群忌食烏梅, 菌痢、腸炎初期的患者也需忌食烏梅, 比如《得配本草》記載:“瘧痢初起者禁用。

”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後最好也不要吃。 《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多食損齒, 生痰助火, 凡痰嗽, 疳膨, 痞積, 脹滿, 外感末清, 女子天癸未行, 及婦女經期、產前產後、痧痘後並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