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患上“社交網路狂熱症” 智商近乎“喵星人”?

環望四周, 在你的身邊是否存在著不少“‘不發朋友圈會瘋掉’星人”?在互聯網帶動下, 社交媒體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和便利, 卻也為人們帶來諸多煩惱和抱怨, 於是不少因為社交媒體讓自己生活變得“糟糕”的人, 開始期盼寧靜網路世界的回歸, 讓自己的“社交網路狂熱症”得以緩解。

文/ 廣州日報記者黃嵐

現狀調查:點贊“只爭朝夕” 照片“不發會死”

聊到社交媒體, 或許我們應該從其“鼻祖”說起。 “臉書”是近年來風靡國外的一個社交網站。 當然, 到了“智慧手機年代”, 所有的社交媒體網站開始往手機端遷移,

這種可擕式的智慧產品更加符合“虛擬社交”的需求, 只要隨時打開手機, 就能感覺自己仿佛佇立在人群之中。 於是, “臉書狂熱症”逐漸被“社交網路狂熱症”所取代, 各種五花八門的社交媒體應用不但占滿了人們的手機螢幕, 還分秒必爭地佔據了人們的工作、生活, 以及各種茶餘飯後。

顧名思義, 患有“社交網路狂熱症”的線民會沉迷于各種社交應用, 甚至無法自拔。 曾有一家名為“Soap Creative(創意香皂)”的獨立數位創意公司, 把混跡在社交媒體上三教九流的人分成36類, 很好地解釋了“狂熱者”們的內心世界。 其中包括“你前一秒發了一張照片, 後一秒他們會迅速點贊”的“The firsty(只爭朝夕類)”、“在社交網路上的發言都是憑心情的、隨機的、具有後現代藝術感”的“The keyboard Cat(智商近乎喵星人類)”以及“吃飯拍一張,

看書拍一張, 喝咖啡拍一張”的“The Eager Photo Subject(不發照片會死類)”等等。

儘管國外有研究表明, 近年來社交網路的狂熱正在消退, 在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家, 人們在社交媒體應用上所花的時間正在減少。 但和各國的調查資料一樣, 中國仍有不少網友熱衷於虛擬的社交網路。

新名詞:軟癮——與網路相關的強迫性動作

對於“上癮”這種症狀, 或許我們並不陌生。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 還有一個詞叫做“軟癮”(soft addiction)。 這個由美國心理學家裘蒂絲·賴特提出來的新名詞, 是指那些強迫性的習慣、行為或情緒, 如過度依賴手機、頻繁查看郵件、登錄微博等任何一種行為, 若過度執行或出於錯誤動機而為之,

都可能成為“軟癮”。

廣州大學心理學講師劉百里告訴我們, “軟癮”不同于“網路成癮”。 “ 網路成癮”主要指線民對網路的過度依賴, 而導致的心理異常症狀以及伴隨的生理性不適, 其表現為過度使用網路導致了精神行為障礙;而“軟癮”在“癮”的程度上, 並沒有“網路成癮”這麼嚴重, 也沒有直接證據顯示, “軟癮”與“網路成癮”具有相似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換句話說, “軟癮”只是出於習慣而導致的、與網路相關的各種強迫性動作。 這些行為不會像“網路成癮”那樣嚴重影響人們的學習生活, 但會使人們在心理上不能戒斷——譬如說你會渴望更多的上網時間, 哪怕忽略家人和朋友;只要找不到WiFi熱點, 你就會情緒低落。 除此之外,

“軟癮”還會導致眼睛疲勞、睡眠不足以及腕管綜合症等一系列生理症狀。 “‘軟癮’雖然與網路成癮等行為不完全一致, 但兩者具有很相似的心理與行為特徵, 同樣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心理與行為, 這也表明‘軟癮’可能會成為新的‘網路成癮’行為之一。 ”劉老師說道。

人格成因:害羞的人更傾向 在虛擬中尋求滿足

可以說, “社交網路狂熱症”是“e世代”的特有產物, 除此之外, 還有以“掃遍身邊所有二維碼”為目標的“掃碼狂熱症”等。 面對“網路的誘惑”, 為何有人能淡定自持, 有人卻欲罷不能?劉老師告訴我們, 除了自製力之外, 人格特質也是原因之一。

“人格特質作為行為成癮的主要預測指標, 同樣也對‘軟癮’行為具有預測作用。 尤其是高外向性、高神經質和低責任感的人,

他們使用社交網路的頻率更高;與高內向性的人相比, 高外向性的人會擁有更多的線上社交朋友。 ”劉老師解釋, 在五個不同的人格特質中, 唯有“謹慎型”人格不易陷入網路泥沼之中, 其餘4種人格特質都各自擁有“軟肋”。 譬如說, 高外向性的人會更加活躍、合群、熱情, 以及富有表現力, 他們具有更多的積極情緒, 對網路世界總是躍躍欲試;而高神經質人群則具有易情緒化、易衝動、易焦慮和逃避現實等特點, 所以很容易受到虛擬世界的牽引。

此外, 劉老師還補充道, 也有研究發現, 有自戀型人格傾向的人希望在社交網路中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期望通過社交網路構建理想自我, 因此他們也在社交網路中表現得更加活躍;而“害羞”也被認為是“軟癮”的顯著預測變數——有研究發現,

具有害羞傾向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社交焦慮, 這使他們更願意花大量時間在社交網路中尋求社交的滿足, 相比其他人, 害羞的人反而會擁有更多的線上社交朋友。

專家建議:培養實際社交能力 自願“放下手機”

在中國, 線民增速依然保持在每年10%左右, 社交媒體未來還將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比起成年人, 青少年更容易患上“社交網路狂熱症”, 而“軟癮”的驅使, 更加令他們疏離人群, 荒廢學業。 對此, 劉老師表示, 青少年處於一個特殊發展階段, 他們有著與成人不同的心理特徵, 因此在對青少年“軟癮”干預方法中, 團體心理治療更為有效。 “比如說心理劇這種團體輔導方法,通過即興表演,將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置於戲劇化的形式下,融合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等眾多藝術形式,探索個體的人格特徵、人際關係、內心衝突和情緒等問題”。

與其說是輔導,心理劇的方式更像是一種演出或者遊戲,不需要任何劇本的帶動,參與者只需要根據主題將自己內心期望探索的事件,以肢體、行動等方式具體形象地呈現出來就好。虛擬的社交網路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在團隊體驗中,卻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互動和情感交流。或許,“放下手機”並非心理干預的真正目的,培養和訓練能順應時代的社交能力才是初衷。

“如果你問線民們都在社交網站上幹什麼?他們會反駁你一句,如果不上社交網站,你能幹什麼?”從表面上看,人們似乎比以往更頻繁地更新自己在社交網路上的狀態,但不可否認,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清楚地意識到,這個世界絕不會被“點贊”或推文所取代。

話題延伸:社交網路也有積極的一面

有些人熱衷於社交,喜歡交朋結友;有些人卻只願宅在家裡看電影、打遊戲,沉溺在自己的世界,從不與別人交往。就好比抑鬱與狂躁,不少人都認為“社交狂熱症”與“社交障礙”是相對的,然而事實也許並非如此。劉老師告訴我們,許多研究表明,正是因為有現實中存在社交障礙,人們才更傾向於在網路中進行社交活動,容易表現出網路成癮。

“社交網路作為一種開放的自我展示和交流平臺,它的廣泛使用改變了傳統面對面交流的社交模式。”劉老師說,人們在社交網路中,通過社交網路平臺所提供的上傳照片、分享經驗、雙向溝通互動等服務有目的性地展現自我,通過這種展示他們能夠獲得積極的同伴回饋,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和情感支援,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社交焦慮、抑鬱和孤獨感,還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水準、幸福感、親密感和生活滿意度。

據劉老師介紹,社交網路同樣也被應用到了心理學之外的其他領域。有研究顯示,在美國80%以上的病人都在使用社交網路來獲取健康資訊、分享患病經歷和傳播健康知識,針對某些特定病人群體在社交網路中創建相關的論壇,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普通門診。 “比如說心理劇這種團體輔導方法,通過即興表演,將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置於戲劇化的形式下,融合舞蹈、音樂、繪畫、雕塑等眾多藝術形式,探索個體的人格特徵、人際關係、內心衝突和情緒等問題”。

與其說是輔導,心理劇的方式更像是一種演出或者遊戲,不需要任何劇本的帶動,參與者只需要根據主題將自己內心期望探索的事件,以肢體、行動等方式具體形象地呈現出來就好。虛擬的社交網路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然而在團隊體驗中,卻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互動和情感交流。或許,“放下手機”並非心理干預的真正目的,培養和訓練能順應時代的社交能力才是初衷。

“如果你問線民們都在社交網站上幹什麼?他們會反駁你一句,如果不上社交網站,你能幹什麼?”從表面上看,人們似乎比以往更頻繁地更新自己在社交網路上的狀態,但不可否認,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清楚地意識到,這個世界絕不會被“點贊”或推文所取代。

話題延伸:社交網路也有積極的一面

有些人熱衷於社交,喜歡交朋結友;有些人卻只願宅在家裡看電影、打遊戲,沉溺在自己的世界,從不與別人交往。就好比抑鬱與狂躁,不少人都認為“社交狂熱症”與“社交障礙”是相對的,然而事實也許並非如此。劉老師告訴我們,許多研究表明,正是因為有現實中存在社交障礙,人們才更傾向於在網路中進行社交活動,容易表現出網路成癮。

“社交網路作為一種開放的自我展示和交流平臺,它的廣泛使用改變了傳統面對面交流的社交模式。”劉老師說,人們在社交網路中,通過社交網路平臺所提供的上傳照片、分享經驗、雙向溝通互動等服務有目的性地展現自我,通過這種展示他們能夠獲得積極的同伴回饋,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和情感支援,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社交焦慮、抑鬱和孤獨感,還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尊水準、幸福感、親密感和生活滿意度。

據劉老師介紹,社交網路同樣也被應用到了心理學之外的其他領域。有研究顯示,在美國80%以上的病人都在使用社交網路來獲取健康資訊、分享患病經歷和傳播健康知識,針對某些特定病人群體在社交網路中創建相關的論壇,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普通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