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持續高燒不退怎麼辦才好

小兒持續性高燒, 家長們必須引起重視, 因為持續性高燒不退的話, 對小兒造成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要分析瞭解原因, 瞭解原因之後就可以對症治療, 不可以濫用抗生素。

1、分析一下發熱的原因:大多數發熱是由於感染引起的, 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 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 其次是細菌感染, 象扁桃腺炎、腥紅熱, 流行性腦膜炎等, 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熱, 如瘧疾、黑熱病等, 但比較少見;非感染性發熱有中署、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後等;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 象魚鱗廣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症等。 當然有時不易區別, 但把情況弄清後, 可提供醫生參考。

2、觀察一下發熱類型: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 準確測量腋下體溫、並作好記錄。 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 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 39度以上叫高燒, 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 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症狀等。

3、不要濫用抗生素:多數家庭都常備抗生素, 孩子一發熱, 馬上就給用上各種抗生素。 這是不合適的, 其一是抗生素多數對病毒無作用, 反而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二是發熱本身是人體抗病能力消滅致病因素的正常反應, 你用藥物殺滅了細菌病毒, 就會影響吞噬細胞的增殖和抗體的產生, 影響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 所以不要過早應用抗生素。

4、慎用解熱退燒藥:低燒或中度發燒一般不用退燒藥, 因為過早退熱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建立, 而且藥物退熱常會引起大汗、虛脫等不良反應。

高燒時也要慎重用藥, 控制在能達到降溫的最小劑量就可以了, 不要連續服用, 半歲以內的幼兒更要謹慎。

5、提倡物理降溫:物理降溫要比藥物化學降溫安全得多。 可用涼毛巾敷前額, 或在頭頸部加冰袋, 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頭、胸、四肢、手掌。 沒有酒精, 可用於54°的白酒代替, 同樣能達到散熱降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