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來歷的民間傳說
粽子來歷的民間傳說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 屈原投江後, 人們非常思念他, 每到五月初五, 就用竹筒裝上食物, 投向水中祭祀。 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 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 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 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 並告訴他以後再投, 須裹上蓼葉, 再纏上五色線, 這些東西, 蛟龍害怕, 就不會吃了。 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 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 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這個神奇的傳說, 最先被梁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 收在《續齊諧記》裡。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 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 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 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 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 以後可用艾葉包住, 將五色絲線捆好, 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 於是, 人們便以菰葉裹黍, 做成角黍, 世代相傳, 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來歷的另一種說法 紀念台駘
山西民俗學家認為, 粽子的來歷和古時三晉先民治水的故事有關。
台駘, 作為遠古歷史人物, 據山西省歷史學者考證, 台駘治水從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 是顓頊帝時代治水官員。
當時台駘為治水患, 奔波南北, 疏導汾水, 一路導水至靈石山頭被阻, 台駘帶領百姓奮戰在靈石山頭, 開山泄水工程異常艱難,
當時水滿為患又無路可通, 也沒有船隻, (禹王治水時也是徒步上下, 才有三過家門而不進的故事, 據考證台駘治水要早于大禹, 台駘治水以汾水為主, 是以治水的歷史和傳說只在山西流傳, 而大禹治的是黃河, 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跡和功績要大於台駘)台駘和他帶領的開山百姓每天的飲食來源就成了問題, 汾河兩岸每家都有勞力在隨台駘治水, 為了保證糧食的按時運送到工地, 不耽誤和影響人們的飲食保障, 人們想出了以水送食的辦法, 用竹桶和蘆葉等包裹食物, 以木筏相乘順流而下, 把食物送給下游的治水的人們, 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魚蝦吃掉。
現在山西民間, 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駘, 祭品中就有粽子。
附: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 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 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 因水中含堿, 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 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 品種增多,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 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 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 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 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 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 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 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