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多事之秋 如何養生?

秋天, 從立秋開始, 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 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 此為容平, 天氣以急, 地氣以明。 ”

時至秋令, 碧空如洗, 地氣清肅, 金風送爽, 萬物成熟, 正是收穫的季節。 秋季的氣候是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立秋至處暑, 秋陽肆虐, 溫度較高, 加之時有陰雨綿綿, 濕氣較重, 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 故有“秋老虎”之說。

“白露”過後, 雨水漸少, 天氣乾燥, 晝熱夜涼, 氣候寒熱多變, 稍有不慎, 容易傷風感冒, 許多舊病也易復發, 被稱為“多事之秋”。

由於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變化相適應, 體內陰陽雙方也隨之發生改變。 因此, 秋季養生在對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導引等方面進行調攝時, 應注重一個“和”字。

調和情志 遠離悲秋

進入秋天之後, 從“天人相應”來看, 肺屬金, 與秋氣相應, 肺主氣司呼吸, 在志為憂。

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 花木凋零, 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 常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垂暮之感, 易產生抑鬱情緒。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時淒風慘雨, 老人多動傷感, 若顏色不樂, 便須多方誘說, 使役其心神, 則忘其秋思。 ”可見, 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 正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的:“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也”。

因此, 對中老年人來說, 應有“心無其心, 百病不生”健心哲理, 養成不以物喜, 不為己悲, 樂觀開朗, 寬容豁達, 淡泊寧靜的性格, 收神斂氣, 保持內心寧靜, 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 方可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所以, 中老年人要結伴去野外山鄉, 登高遠眺, 飽覽大自然秋花爛漫、紅葉勝火等勝景, 一切憂鬱、惆悵頓然若失, 愉悅和諧的情緒煥發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凍有節 和用強身

我國自古以來流傳的“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的諺語, 符合秋天“薄衣禦寒”的養生之道。 但對“秋凍”要有正確的理解, 科學領悟其中真髓。

自“立秋”節氣以後, 氣溫日趨下降, 晝夜溫差逐漸增大, 寒露過後, 北方冷空氣會不斷入侵, 出現“一場秋雨一場寒”。 從

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 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 加強禦寒鍛煉, 可增強心肺功能, 提高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 有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到了深秋時節, 遇天氣驟變, 氣溫明顯下降,

陰雨霏霏, 仍是薄衣單褲, 極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引發感冒等病, 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 若不注意天氣變化, 防寒保暖, 一旦受涼感冒, 極易導致舊病復發.

寒冷刺激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 周圍阻力增加, 使交感神經興奮, 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 易發生腦血管破裂出血。 寒冷刺激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上升, 血液黏稠度增加, 導致血栓形成, 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 要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 適時地增減衣服, 做到“秋凍”有節, 與氣候變化相和諧, 方為明智之舉。

飲食調和 潤肺防燥

過了“秋分”之後, 由於雨水逐漸少, 空氣中的濕度小, 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氣候。 秋季又是肺金當令之時, 稍有疏忽保健, 易被秋燥耗傷津液, 引發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症。 因此, 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

如泥鰍、鰣魚、白鴨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藥、白木耳、廣柑、白果、梨、紅棗、蓮子、甘蔗等清補柔潤之品,

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對中老年胃弱的人, 早餐宜食粥, 有利於和中益胃生津。 《醫學入門》中指出:“蓋晨起食粥, 推陳出新, 利膈養胃, 生津液, 令人一日清爽, 所補不小。 ”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 百合蓮子粥潤肺益腎, 三色粥清熱養肺, 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 鮮生地汁粥涼血潤燥, 扁豆粥健脾和中, 生薑粥禦寒止嘔, 胡桃粥潤肌防燥, 松仁粥潤肺益腸, 菊花粥明目養神, 茶粥化痰消食, 燕窩粥養肺止嗽, 山藥粥健脾固腸, 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

各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粥食用, 方可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 達到滋補身體之目的。

健身鍛煉 動靜和諧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全民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面對諸多的鍛煉項目,應因人而異來選擇,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健身操、八段錦、自我按摩等;

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和諧,動則強身,靜則養神,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需注意的是,喜愛耐寒鍛煉的人,從秋天開始,與天氣變化相應相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增強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注重預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等病的多發季節,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復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節若疏忽防範,則會加重病情,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而禍及生命。

因此,人人都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

一是注重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調攝,和中養胃,做到飲食有節,溫軟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飲暴食,戒除煙酒。

二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蚊蟲孳生地,並採取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對兒童要按時接種乙腦疫苗,對接觸乙腦的人員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時注射乙腦疫苗,以增強免疫力。

三是天氣驟變時要防傷風感冒,對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復發的作用,

四是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進行干預治療,將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理想範圍,保持和諧平衡,可有效地防止併發症,提高生活品質,安度金秋。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全民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面對諸多的鍛煉項目,應因人而異來選擇,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健身操、八段錦、自我按摩等;

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和諧,動則強身,靜則養神,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需注意的是,喜愛耐寒鍛煉的人,從秋天開始,與天氣變化相應相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能增強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注重預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等病的多發季節,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復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節若疏忽防範,則會加重病情,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腦卒中而禍及生命。

因此,人人都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

一是注重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老胃病患者更要注重膳食調攝,和中養胃,做到飲食有節,溫軟淡素;禁食生冷,不暴飲暴食,戒除煙酒。

二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蚊蟲孳生地,並採取措施防止蚊蟲叮咬;對兒童要按時接種乙腦疫苗,對接觸乙腦的人員和易感人群,也要及時注射乙腦疫苗,以增強免疫力。

三是天氣驟變時要防傷風感冒,對老慢支、哮喘患者可起到防復發的作用,

四是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人進行干預治療,將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在理想範圍,保持和諧平衡,可有效地防止併發症,提高生活品質,安度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