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下田菊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Xià Tián Jú

【別名】白龍鬚[雲南思茅]、水胡椒、風氣草、汗蘇麻

【來源】為菊科下田菊屬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 以全草入藥。 夏、秋採收, 洗淨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30~100釐米。 莖直立, 基部稍平臥, 著地生根, 上部分枝, 紫紅色, 有細毛, 下部光滑。 葉對生, 葉片廣卵形或卵狀橢圓形, 基部楔形, 有柄, 邊緣有粗鋸齒, 葉面略有皺紋, 具疏毛。 秋季開白色或黃色小花。 瘦果倒橢圓形, 頂端有3~4條短而硬的冠毛。 我國溫熱帶地區均有分佈。

【性味】苦, 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 解毒消腫。 用於感冒高熱, 支氣管炎, 咽喉炎, 扁桃體炎, 黃疸型肝炎;外用治癰癤瘡瘍,

蛇咬傷。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 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