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特色美食
濰坊有的人們不知道是哪個地區, 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小的地方, 是屬于山東的一個地區,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使得這個地方的美食都是具有山東菜的特色, 那么最常見的就是爆炒肉片和炸春卷, 即使是這些美食都是比較常見, 人們可以經常品嘗到, 但只有這個地區所做出來的味道才會更加與眾不同。
淄濰菜與濟南菜風格相近, 但由于物產、地理位置不同, 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代表即有博山菜和其它淄濰菜。 長于燒、 炸、拔絲等技法, 原料則多選肉、禽、蛋, 口味偏于鮮咸, 略甜, 多使用醬油、豆豉。 博山菜的代表為博山特色菜和博山四四席;其它淄濰菜的代表菜肴有懷胎鯉魚、拔絲地瓜、麻花肘子等。
博山特色菜:博山酥鍋、博山豆腐箱、博山香腸、博山燴菜、博山丸子、八寶飯、琉璃地瓜、酸辣肉皮湯、爆炒肉片、炸春卷、等。
博山酥鍋:過去人窮, 過年就特別的隆重——早早的就準備年貨, 早早的就開始準備年節大菜。 在各種各樣的博山年節菜中, 有一樣菜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著名的“博山酥鍋”。 博山人對于做酥鍋, 有一種近乎神圣的意思——家家都做, 好像沒有了酥鍋就不是過年。 所謂“窮也酥鍋, 富也酥鍋”, 那是說做酥鍋的原料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搭配,
博山豆腐箱:博山豆腐箱歷史悠久, 技法獨特, 是博山名菜。 相傳, 清乾隆皇帝南巡時, 曾特意到博山瞻仰康熙 時大學士孫廷銓的故居, 孫家用“博山豆腐箱” 款待。 乾隆吃后贊不絕口, 從此“博山豆腐箱” 名揚天下。
博山四四席:其產生, 究其源淵, 很有可能是從“燕翅席”、“全羊席”的上菜程序上演變而來的。 它的形成, 有資料可查的應首推博山“聚樂村”, 《博山區志·人物》和《顏山廣記》中均有相關記載。 四四席, 即四盤、四碗、四行件、四大件、四花和兩道點心, 還有四大“講究”的說法:制湯及應用講究, 內容與程序講究, 禮節與忌諱講究, 菜品盛器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