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溫度養生:20℃左右是最適合生活的長壽溫度

我們在環境溫度為20℃左右時最感舒服, 因為人是在這個環境溫度中進化而來的。 哺乳類動物身體所獲得的能量, 70%以上轉變成了熱量, 過多的熱必然要散發到環境中去。 科學研究顯示, 200多萬年前, 人類剛出現在非洲時, 白天的平均溫度在25℃以下。 在這樣的環境溫度中, 人正常活動時身體的產熱率, 和身體把熱傳遞到環境中的散熱率, 在體溫為37℃時大約相等, 這樣, 我們的祖先, 以及所有的恒溫動物, 在進化過程中, 就選定了37℃為機體的恒定體溫。 因為在這個環境溫度中, 機體的新陳代謝、生理節奏和生理機能,

均處於最佳狀態。

春夏之交的保健養生要謹記兩點:養護陽氣、健脾祛濕。

養護陽氣

中醫認為, 萬物生長要順其季節自然。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院長塗瑤生說:“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在春夏之交, 自然界陽氣升發, 養生宜順時而養, 需要護養體內陽氣, 使之保持充沛。 ”

如何養陽氣呢?塗瑤生指出, 首先是飲食調理, 多吃辛甘微溫食物, 像韭菜、生薑、蒜等辛香之物, 不僅能讓陽氣升發, 有助維護人體陽氣, 同時, 還有溫散祛濕的作用。 但此時不適宜吃大辛大熱的食物, 比如辣椒等。

春夏養陽除了在飲食方面下工夫外, 睡眠也十分重要。 中醫認為, 熬夜容易耗損人體的陽氣和陰液, 陽氣耗傷會導致精神疲倦、火氣上升, 出現咽喉痛、長暗瘡等症狀。

因此, 要注重睡眠, 尤其要注重子午覺, 即中午12點-2點和晚上12點-2點, 這兩個時段陰陽相交, 要平靜入睡。 特別是晚上12點-2點, 人體產生的褪黑素比較多, 這時候要進入深睡眠。 晚上過了兩點再睡, 就算你再睡10個小時都很難補回來。 在中午, 也是陰陽之交, 也應睡一下, 哪怕打盹15分鐘, 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值得提醒的是, 這時候氣溫不穩定, 容易受涼感冒, 所以要注意保暖。

推薦食療

銀耳燉鵪鶉蛋

配料:銀耳20克, 鵪鶉蛋4個, 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銀耳洗淨, 用水發開除蒂, 鵪鶉蛋煮熟後撈出剝殼。 將食材放入燉盅, 加清水和冰糖, 隔水燉。

棗杏栗子燜雞

配料:嫩雞1只, 栗子100克, 杏仁10克, 紅棗5枚, 蔥段、薑絲、核桃仁, 調味料適量。

做法:將杏仁、核桃仁用沸水燙後去皮;雞洗淨,

切塊, 爆香, 燒至四成熟時, 將杏仁、核桃仁、紅棗等一同放入燜熟。

健脾祛濕

這段時間由於雨水多, 濕氣重, 濕熱之邪入侵人體, 人會感覺身體困重、胃口差、舌苔厚膩、大便糖稀等, 因而要注意健脾祛濕。

蓮子、淮山、茨實、薏米、扁豆等都是不錯的健脾祛濕的湯料, 其中, 祛濕功能較強的要數扁豆。

除了通過食療祛濕,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鄒旭指出, 運動也是可以祛濕的, 人體出汗, 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發散出來。 如果天氣好, 要多外出做運動, 因為太陽是最廉價的化濕劑, 太陽照到哪裡, 濕氣化到哪裡。

鄒旭提醒, 雖然現在溫度也有二十五六攝氏度, 但不主張在這個時候就喝涼茶來清熱。 因為此時飲用苦寒的涼茶來清熱,

容易損傷人體陽氣, 讓人胃口變差, 腸胃功能會受到影響, 中醫稱之為“礙脾”。 若有上火症狀, 只要用一點菊花泡水喝即可, 菊花可以舒展肝氣, 同時還能清除肝內的鬱熱, 起到清熱的作用。

推薦食療

扁豆薏米瘦肉湯

將適量瘦肉與蜜棗、赤小豆、薏米、扁豆、葛根、玉竹、陳皮放入煲內, 加適量水煲約兩小時, 調味即可。

砂仁薏米淮山粥

用砂仁、薏米、淮山加少許大米煲粥食用。 中醫認為, 常吃淮山粥, 健脾胃而水濕漸化, 其祛濕的功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