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小米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Xiáo Mǐ Cǎo

【別名】心木涕區蒺(藏名)。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 7~8月採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 高10~20釐米。 莖直立, 少分枝, 散生白色微卷毛, 混雜有少數腺毛。 葉對生, 倒卵形至長圓狀菱形, 先端鈍, 基部楔形, 每邊具2~4個鈍或尖頭齒, 密被短腺毛。 穗狀花序頂生, 花密集, 苞片葉狀;花冠2唇形, 淡黃白色, 上唇2裂, 下唇3裂, 先端稍有凹缺。 蒴果長橢圓形, 與宿存的花萼近等長。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田野草叢中。

【性味】苦, 涼。

【功能主治】清熱, 除煩, 利尿。 治熱病口渴, 頭痛, 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3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