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腎炎怎么檢查出來?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 腎臟的健康關系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保護腎臟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做的事情。 無奈的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 腎臟是健康的, 隨意去做一些有損腎臟的事情, 結果到頭來患上了腎臟疾病之后, 才追悔莫及。 那么問題來了, 懷疑自己患上腎炎怎么檢查出來呢?

一、尿常規檢查:

血尿是急性腎炎重要的表現, 大部分患者尿蛋白陽性, 一般在0.5~3.5克/24小時, 僅約不到20%的患者尿蛋白在3.5克/24小時以上, 多為成年患者。

二、細菌和血清抗體檢查:

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ASO), 其陽性率達50%~80%,

通常于鏈球菌感染后2~3周出現, 3~5周滴度達高峰, 50%患者半年內恢得正常。 ASO滴度升高僅表示近期有過鏈球菌感染, 與急性腎炎的嚴重性無直接相關性。

三、其他檢查一般典型病例不需腎活檢, 出現以下情況者, 說明腎臟已經有所損失了, 需要確定腎臟的具體損傷部位和損害程度, 應作腎病理學檢查:

①C3水平持續下降超過6周;

②嚴重的蛋白尿, 超過6個月;

③急性期后, 腎功能未恢復者;

④持續高血壓, 低補體血癥患者。

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分泌多種活性物質, 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 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癥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的, 最后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

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 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癥機制參與。

1.急性腎小球腎炎

是以急性腎炎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 其特點為急性起病, 患者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 并可伴有一過性腎功能不全。 多見于鏈球菌感染, 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亦可引起。

2.慢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慢性腎炎, 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 起病方式各有不同, 病情遷延, 病變緩慢進展, 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 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 由于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 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疾病表現呈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