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腸胃炎藥物的半衰期是多久?

身體患病之後, 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吃藥了。 不過在醫學上來說, 藥物是有半衰期的, 只不過普通人因為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事宜, 因此都不太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患有腸胃炎的人, 實際上是很多的, 那麼對於這類人來說, 治療腸胃炎疾病的藥物其半衰期究竟是多長時間呢?

藥物半衰期一般可稱作生物半效期或者是生物半衰期, 也可以簡寫為“t1/2”, 指的是血液中藥物濃度或者是體內藥物量減低到二分之一所花費的時間。 在某種特定劑量範圍中大部分藥物消除速度為一級, 所以能夠利用K(消除速率常數)來計算t1/2, 也就是t1/2=0.693/K。 藥物與藥物之間的藥物半衰期差別很大, 比如說洋地黃毒甙的藥物半衰期是9d、青黴素的藥物半衰期是30min;結構相似藥物以及同一種族藥物, 也會出現差別較大的藥物半衰期。

藥物半衰期的作用

藥物半衰期能夠指導合理配伍

在臨床上可以利用藥物半衰期對藥物間配伍進行合理指導, 比如說三磺合劑(小兒用)因為共包含三種半衰期不同的磺胺, 如果兒童多次服藥, 很容易導致兒童出現毒副反應, 由於副作用大現已淘汰;又比如說TMP藥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 半衰期時間近似於磺胺甲惡唑(SMZ),

再加上TMP與SMZ藥物血藥濃度、吸收以及排泄高峰到達時間和藥物半衰期時間保持一致[3-4] , 所以可將這二者聯合應用, 以提高療效。

藥物半衰期能夠確定給藥間隔

現在臨床醫學一般會使用多次給藥方式來提高藥物療效、維持血液中藥物有效濃度,

而藥物給藥次數以及間隔時間一般會通過藥物半衰期來判斷。 根據臨床經驗大多數藥物給藥間隔時間一般是藥物半衰期, 但也有例外, 像洋地黃類以及地高辛類藥物由於治療劑量以及中毒劑量間隔非常狹窄, 給藥間隔時間需略小於t1/2。 如果藥物半衰期比較短, 而且治療指數小, 像去甲腎上腺素給藥方法一定要選擇靜脈滴注方法, 又比如青黴素G類藥物由於半衰期一般為30min~1h, 沒有毒性, 所以能夠大劑量給藥或者是給藥間隔可以稍微超過半衰期間隔, 這樣能夠達到更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