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飲食不注意會惹來心血管疾病

在走向健康的道路上, 無論未雨綢繆, 還是知己知彼, 儘早認清疾病的危害因素並加以改善, 對於我們的健康總是有益無害的。

超重和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 這在經濟發達國家已經變得相當普遍。 增加體力活動是消耗過多能量的一種方法, 但是減少能量的攝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訂飲食計畫也有助於控制體重。 最為流行的飲食計畫就是強調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鼓勵高蛋白飲食, 同時也要避免高脂肪飲食。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對短期飲食控制是有效的, 但是不知這種飲食方式對心血管是否會有影響。

過去幾年間也曾有佇列研究評估過這種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對健康的影響, 特別是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美國醫療健康研究的結論是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與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率沒有相關性。 但是在歐洲的研究卻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與心血管的死亡率有顯著相關性。

近日, 雅典大學醫學院衛生學、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的研究人員在瑞典女性中進行了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 觀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之間的相關性。 這項研究從人群樣本中隨機抽取了43396名瑞典女性, 入組時年齡介於30歲-49歲之間, 完成多方面的飲食調查問卷,

平均隨訪15.7年, 總計680818人年, 共發生1270次心血管事件, 包括703次缺血性心臟病、294次缺血性中風、70次出血性中風、121次蛛網膜下出血和82次外周動脈疾病。

該研究結果顯示, 非飲食因素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有一定相關性, 教育水準高和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吸煙和高血壓史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在飲食方面, 降低1/10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或增加1/10的蛋白攝入或者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方面增加2個單位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相關, 發生率比估計分別為1.04、1.04和1.05。 該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