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粑粑酸臭
我們都知道好多寶寶在剛出生以後, 醫生都是建議母親母乳餵養的, 因為母乳餵養的寶寶要比吃奶粉的寶寶長的快 母乳的營養價值比較高, 但有一些寶寶患有母乳性腹瀉, 吃了母乳就會拉肚子, 而吃了奶粉長大的寶寶一般大便的性狀比較幹, 那麼, 寶寶拉粑粑酸臭是怎麼回事呢?
有的嬰幼兒大便次數多而量較少, 又多呈綠色粘液狀。 其中奶瓣較少, 說明孩子食量過大, 應逐漸減少奶量。 也有的減少奶量後仍腹瀉, 這可能就是饑餓性腹瀉, 應適當增加奶量。 用牛奶餵養的小孩如果出現大便過硬、臭味大時, 表明牛奶喂量過多, 糖分少, 應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過量, 則嬰兒大便帶泡沫, 便較稀呈黃色, 酸味重, 則應適當減少糖量, 增加奶量。
如果嬰幼兒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 從沒有黃色便, 而小便呈黃色時, 很可能為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 嬰幼兒腸道感染時, 大便次數多, 稀便或水樣便, 便臭帶粘液, 多出現嘔吐、厭食、發熱甚至脫水, 均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 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
正常大便
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 大約占了72%, 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 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
2、母乳餵養兒糞便呈金黃色, 多為均勻糊狀, 偶有細小乳凝塊, 有酸味, 每日2_3次。 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 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 呈糊狀, 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餵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 糞便呈淡黃色, 大多成形, 含乳凝塊較多, 為鹼性或中性, 量多、較臭, 每日1_2次。
4、混合餵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 但較黃、軟。 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 糞便性狀接近成人, 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