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鵝蛋殼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é Dàn Ké

【英文名】Goose eggshell

【別名】鵝子殼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家鵝的卵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採收和儲藏:食用鵝蛋時,

收集蛋殼, 洗淨, 曬乾或烘乾。

【原形態】家鵝, 體長約60-80cm。 嘴扁闊, 前額有肉瘤, 雄者膨大, 黃色或黑褐色。 頸長。 體軀寬壯, 龍骨長, 胸部豐滿。 尾短。 羽毛白色或灰色。 腳大有蹼, 黃色或黑褐色。 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水性好, 善在水中生活。 群性強, 性很勇敢, 喜鬥遇人或其他動物時, 常頭向前下方伸, 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 聽覺靈敏, 鳴聲宏大, 又好相應和。 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

資源分佈:以華東、華南地區飼養較多。 一般飼養於河湖近旁。

【性狀】性狀鑒別, 多呈現碎片狀, 外表面白色稍粗糙, 易破裂;內表面光滑, 質脆易碎。 氣微, 味淡。

【性味】甘;淡;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拔毒排膿;理氣止痛。 主癰疽膿成難潰;疝氣;難產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 1-3g, 開水或酒送服。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急救方》:治癰疽無頭。 新生鵝蛋殼, 燒灰存性為末, 醋調敷, 出膿血 。

【摘錄】《中華本草》